copyright 2005 TWArchitect Megazube 建築師雜誌社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台灣建築新氣象
邁向地域性構築文化
如何善加運用本土的材料與施工技術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的空間形式,創造能讓國際分享的地域性「構築文化」應該是大家可以共同努力的方向。
文/施植明

營造實質環境的建築設計由於與生活體驗息息相關,加上作品的實踐不僅要克服較多的外在條件同時也需要較久的建造時間,因此建築往往被視為是一種大器晚成的老人行業。所謂「拳出少年,劍怕老道」,建築顯然不像打拳的人可以仗著年輕氣盛的優勢一展所長,而比較像是練劍的人一樣需要花時間磨練才能達到人劍合一的境界。儘管如此,透過競圖的機會,許多著名的建築師都在三十而立之年便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創造出世界注目的建築作品。

國際競圖舞台年輕建築師領風騷
1860年在巴黎歌劇院第一輪競圖中獲得第五名的迦尼耶(Charles Garnier, 1825-98),隔年在第二輪競圖中贏得評審委員一致的青睞。卅六歲的年輕建築師迦尼耶所設計的巴黎歌劇院,將封閉的與嚴肅的劇場建築物轉變成愉悅的與開放的聚會場所,讓表演活動不僅在舞台上發生,也同樣在走廊上與大廳中進行,針對新中產階級菁英積極參與劇場表演活動的需求提出了嶄新的空間形式,樹立了西方劇場建築的典範。1956年雪梨歌劇院競圖中,獨具慧眼的美國建築師沙陵南 (Erro Saarinen, 1910-1961)在評審委員中扮演伯樂的角色,力排眾議使遭到其他評審委員先刷掉的作品得以扭轉乾坤,成就了當時年僅卅八歲的丹麥建築師伍聰(Jorn Utzon, 1918-)創造雪梨城市象徵的曠世之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