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

Three Decades Later: A Note on Chinese Architecture
/ By Charlie Xue

Good architectural projects in China are still rare compared to the huge amount of constructions throughout China and the credit they have received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is overrated.

30年之後:中國當代建築雜談
文/薛求理

「新生代」或21世紀初年談論的「實驗建築」,本身是對中國城鄉大規模建設「主旋律」的一種修正,對豪華平庸的一種對抗。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朝向市場經濟改革開放的元年;到了2008年,恰好是30年。因此,早一兩年,內地媒體關於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報導和討論,鋪天蓋地,一般認為,這是中國自近代以來,發展持續擴張、人民生活水準提高和國內國際最有成就的30年。關於這30年的建造活動,已經有大量中英文書籍和文獻,包括筆者寫的幾本拙著。1996年以後出現的「新生代」,是這30年後期的崛起力量,有許多的論述,筆者在本刊2009年12月號的文章中也已經概括。
中國城鄉建築業持續興旺發達,改革開放30週年紀念,當推2008年和北京奧運會有關的巨構建築—「鳥巢」(國家體育場)、「水立方」(游泳館)、「大鴨蛋」(國家大劇院)、「大褲衩」(CCTV總部)。正是「城中戴髻高一尺,殿下垂裳有丈長」,首都北京建設巨構裝點門面,各地方紛紛倣傚。
Copyright TWArchitect Magazine 建築師雜誌社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