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
The Nature of Housing Shapes a Society
/ By Zai Si

The new policy of floor area ratio has divided housing types in Taiwan's major cities into two stages.
什麼樣的住宅,什麼樣的社會
文/再思

現今臺灣幾個大城市新與最新的住宅基本上分兩種,以推行容積率之前與之後做分界。

到新加坡看到一棟棟有些俗氣併排的組屋,聳立在綠色草坪,間雜樹木,以藍天為背景,陽光普照。這樣的景色,當然與香港、九龍丘地上大片高層集合住宅比鱗而居,大大不同,更不用說早年鴿子籠單元構成的大雜院。
如果往美國溜躂一趟,美國式的Single-Family House社區比比皆是,佈置在綠帶、大小社區公園間。有衰頹破敗的,有煥然一新的,立見貧富差距,儘管同一種住宅類型(Housing Types)。從加州北邊往南走,尤其晚間,一路見到千家萬戶燈火鋪天蓋地往地平線蔓延,全是它。一直到聖地牙哥,也見到推土機將一大片丘地推成光禿禿的,等著種上美國人的夢:Single-Family House。甚至在加州Davis市,鼓吹新都市主義的建築師所規劃設計的「可持續社區」(Sustainable Community),也延用了早年「鄰里單元」之理念,同樣以Single-Family House為基本元素組成。
Copyright TWArchitect Magazine 建築師雜誌社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