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02

創造可分享的感動

Touching Experience to be Shared

A convincing statement of design is beyond a subjective, unilateral idealism. It not only responds to the conditions of the space and the context of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dealism and the contextual conditions.
/ By Shih Chih-Ming

 

一年一度由建築師雜誌在年終舉辦的臺灣建築獎代表了建築師公會對同儕的專業肯定,2016年從大約200件參選作品中,先經由書面審查選出了11件決選的作品再進行實地勘查的評選,最後選出了一件雜誌獎與五件佳作獎。很榮幸參與了這次的評選作業,雖然已經是第三次擔任評審,不過心中仍舊有無限的感念。面對國內非常嚴峻的建築執業環境,盡管自己在法國接受了培養建築師專業教育取得法國國家建築師文憑,不過回國後卻選擇逃避棲身於學術象牙塔中專研建築理論與評論,因此對於勇敢挑戰現實困難的開業建築師心中一直懷著莫大的敬佩。對我而言,每件建築作品的完成都是建築師費盡心力的成果,評選結果只能從中挑選出極少數的作品給予肯定,其中的割捨想必在每位評審心中都必須經歷一番掙扎。由於在最後決選的討論過程中已經對每件作品說過自己的看法,可以參閱評審過程報導,在此不再贅述,僅說明個人抱持的建築評論觀點就教於大家。

建築在法國美術學校(Ecole des Beaux-Arts)曾經與繪畫、雕塑並稱為三大造型藝術,然而建築作為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而言,由於在具現過程中的執行層面非常受限於外在與內在的客觀條件,充其量只能算是應用藝術而非純藝術;因此建築在構思層面也並不能像純藝術一樣進行自由創作,而是必須面對建築所在的基地、氣候、文化等外在設計條件與建築本身所必須滿足的空間使用需求的內在設計條件,在外在與內在條件限制之下進行設計創作。

文/施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