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02

向努力不懈的同行致敬

Homage to My Peers Who Never Give In

Hopefully through broadening perspective of architecture that overly focused on built objects, this profession would look into social,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issues of our time.
/ By Wen-Chien Chiu

 

三天的密集現地勘察,其實也是一趟收穫滿滿的建築旅程。著手寫感言,離評審之日雖已有段時日,但腦海中閃動的畫面,依然清晰。法鼓山人文大學的純淨洗鍊,「類混凝土」的GRC倒吊天花板很成功的化解了柱樑框架,而成為「體」的閱讀。這點在空間策略上相當重要。強化了「平台」、「階梯」由下而上行走過程中統一視覺仰望時所見的水平線。大元建築工場花了十二年精心打造的佛學聖地,台灣罕見的精緻作品,平實不花俏,用平台風景與山坡地型呼應自然與建築相融和諧。不崢嶸,所以寧靜;不耀眼,所以恆久。惟本案全區景觀尚未完成,基地配置概念尚難確認,筆者本建議待景觀完成後再次評比,或有機會能拿下首獎?

也清楚看見大藏甘銘源建築師一派輕鬆自若的告訴大家:此構造果然撐過了兩個年冬、數個颱風,證明此工法確實可行,喜悅的分享著實驗成功的果實。不由得腦海中也想起兩年前農博基地裡那個永不缺席,人稱苦行僧的「阿甘」身影,荒地竟也整理成今日的景觀濕地,甚至汙水也能淨化成景觀用水。而竹構造之研究有其歷史淵源,但大藏這裡展示的依然是一種自己研發後的搭接方式,有其原創性,重要的是大藏似乎轉了個方向,直指在地實踐本身,有效跳脫如冬山車站以前作品仍在現代性與在地性拉扯掙扎的狀態,找到一條在地實踐的道路。作品因而顯得輕鬆許多,愉快不少,常讓我回想起小學用筷子做玩具橡皮筋手槍或玩具竹筏的童年歲月,這種單純樸實的建築之路,在過度資本化的市場經濟籠罩下,建築師願意透過多專業的掙扎,回歸原點,專精於單一或二種材料構築的創作實踐中是需要道德高度與勇氣的,很高興看到銘源與綠枝如此的轉變。讓大藏建築顯得更貼近土地,對生態減量環保等當代最重要的議題上做出回應。

文/邱文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