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04

成功的二分之一–訪陳邁、費宗澄建築師談國際競圖

Half of the success—Interview with Mei Cheng & Philip Fei on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Competitions

Monetary reward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never matches what had been devoted; nevertheless reward other than money from these projects and participants is precious.
/ Interviewed by Evan J.S. Lin, Compiled by Arwin Lin

 

台灣自2000年起大量舉辦的國際比圖,讓民眾有機會見識國際級大師作品而眼界大開。國際比圖從沸沸揚揚向國際招手,到克服國內法規、預算、營建技術等重重難關終於達陣時,媒體的光環只集中在國際建築師身上,背後讓大師不羈的創意真實呈現的本地建築師,往往姑隱其名。如果說本地建築師的執行,佔據著個案能否成功的二分之一因素,這種說法應不為過。攤開近年國際比圖得獎名單一看,「宗邁建築師事務所」是最常出現在名單上的本地建築師之一,意味著宗邁是很多國際建築師挑選本地合作建築師時的第一順位,為了瞭解個中原由,我們採訪了陳邁與費宗澄建築師。

林志崧:請談談宗邁參與國際競圖的策略。

費宗澄:我們的國際合作可以從林口體育館談起,當時我們剛從國外回國,為鐵路局進行地下化可行性評估。王永慶先生捐了體育館和醫院,找來SOM做基本設計,做完基本設計結束和SOM的合作,轉由台灣當地事務所接手,這是台塑企業和國際合作的一貫原則。

SOM直接套用奧克蘭體育館(Oakland Coliseum)在林口體育館的設計上,唯一不同在將桁架往外放,我們認為台灣天氣不宜,幸好他們從善如流。之後找來日本人做了不同的結構,台塑非常滿意。

採訪/林志崧 整理/林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