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02

我的小嶋一浩先生

Mr. Kazuhiro Kojima in My Mind

An earnest observer of our time, a mentor of our profession, Mr. Kojima has gone with the wind.
/By Wang Ming-Shean

 

說起來,我與小嶋一浩先生只有三面之緣。

在講究傳承與系統性的日本讀研究所,選擇的不是多樣化與講求創新的東京大學體系(小嶋先生出身東京大學原廣司研究室),入學後打工及後續累積工作經驗的多忙期間,也未能有與活躍的小嶋先生見面的機會。一直到完成日月潭向山中心與桃機一航廈改建工程,選擇回到台中成立事務所,在參與台日活動的過程中,才得以親見其風采。

但早在學生時期的90年代晚期,小嶋一浩先生及所屬的「Coelacanth(腔棘魚)」建築團隊(以東京大學原廣司研究室學生為主的設計團體),便已經為年輕的我們帶來許多設計思考上的衝擊,特別在當時設計理念仍然相當功能化且死板的校園建築方面,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千葉打瀨小學校」的橫空出世(圖一,1995年完工,獲1997年日本建築學會獎),打破了教室及學校的牆體,從初學建築的我們一直在反覆練習仍未能上手的建築量體思考中解放開來,雜誌中的每張照片中都充滿了學生們的躍動、上課的氣息與熱絡的空氣感,教室與校庭空間不再有明確的虛實與邊界。學習的空間變成一種空氣從傳統四面牆所定義的範圍,由未閉合的縫隙溜了出去,進到更高的開放層次的校園觀念去了。

文/王銘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