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07

整合與全球化 新加坡五十年來建築實務的轉變

Changes in Architectural practice in Singapore Through the last 50 years — Consolidation and Globalisation

Compared to the early architects, the current generation are skilled operators, but have much less ideology. Therefore, a bigger question that new aspiring practices should continue to probe is not the HOW, but the WHY.
/By Yee-Chin Teo
/Translation C.J. Anderson-Wu

 

新加坡是一個融入全球經濟的都市國家,在很短的國家歷史中,建築實務必然會受到每個時代風行的建築運動或潮流所影響。包括六○年代的代謝派、七○年代的粗獷主義、七○年代到九○年代的國際式、八○年代到九○年代的後現代,都可以在新加坡找到直接應用或特殊詮釋的作品。不過就如新加坡成功擺脫殖民而獨立,並掙得經濟上的成功,新加坡建築也找到自信。可以說,過去二十年來,新加坡建築終於突破桎梏,形塑自己的身份認同。

但這並不是說過去的建築就沒特色或沒品質。當許多建築毫無條件地仿效新現代主義時,仍有許多設計骨子裡還是有非常強大的創新觀念。這些作品包括黃金坊(Golden Mile Complex, Design Partnership事務所設計,1973)、珍珠大廈(People’s Park Complex, Design Partnership事務所設計, 1973)與珍珠苑(Pearl Bank Apartments,Archurban規劃建築顧問公司設計,1968)就被高度肯定。這些是新加坡建國早期在樂觀與熱情中興建的,對現在的建築世代仍有啟發性。而現在繁盛的花園,來自於過去幾位開疆拓土的建築師撒下的種子。

我為《建築師雜誌》的新加坡建築專輯所寫的專文除了討論新加坡最近的建築發展,也會回溯歷史,探討四、五代建築師作品的變化。我也會討論前輩建築師對他們時代之後的影響,以及建築命題如何隨著時間而變化。最後我會試著預測新加坡建築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文/張貽進
翻譯/吳介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