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03

日治時期的近代化進程

Taiwan’s Modernizatio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The preservation and reuse of Tainan’s historical buildings dated back the Japanese ruling have accomplished considerably after two decades’ effort by the city government and researchers.
/ By Chen Kai-Shao

 

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在營建體系方面,其實並沒有像現在的獨立開業建築師制度。在城市街庄有「市區改正」(近似實施都市計畫)的區域,其新建築物設計,無論是公共建築物或是私人店家住宅,基本上是由總督府、州廳、郡役所或街庄役所的建築技師,執行設計與監造實務,這些技師基本上算是公務員;而農村偏遠地區住屋或寺廟,則由該地既有的土水師營造體系執行,或居民自力造屋。

如此的營建體系,優點是頒佈建築法規與建材工法構造方式,都可以確實貫徹施行;從公共建築政府廳舍開始,讓臺灣各城市開始有新風貌;亦藉由當年的「臺灣建築會」所發行的「臺灣建築會誌」來提供最新的建築工法樣式資訊,甚至從雜誌中介紹的當年歐美流行的新樣式建築得到靈感,進而學習模仿,例如當年歐美流行的裝飾藝術(Art Deco)、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風格竟也在臺灣有模仿出現。

至於缺點則是日本時代的建築技師是公務員,對南方臺灣的建築風土並無認識,亦無感情,對臺灣的風土氣候、蟲害、地震風災,亦在模索嘗試實驗階段。這批建築技師多是從日本內地渡海來台,少數是帝大畢業,多數是高等工業學校、工業學校畢業;一直到日本時代末期,才開始有少數臺灣本土培養的臺灣人建築技士進入公務體系。

文/陳凱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