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02

終於,有人從沉睡中醒來…

Finally, People Wake Up from Deep Sleep

How does architecture become the self-evident container of lifestyles, or carry out understandable sense of a place without words? Furthermore, can it possess the artistic magic of refreshing our mind?
/ By Ching-Chuan Lin

 

「長久以來,我一直深信,為了『建築』的發展,必須有人立下決心,投注努力,從為數眾多、混亂無序、片面而偏頗的常規與教條中(由於遵守這些常規教條,而帶來的壞處、受到的限制,已經拖累了「建築」的發展),去蕪存菁出那些對任何時期階段、任何體例樣式的「建築」都可以適用的正確大原則。」

建築師John Ruskin在1849年寫於《建築的七盞明燈》導言中闡釋的這個見解,恰可用來描述個人所見的臺灣建築現象,以及為獲獎的幾個建築師團隊的貢獻之間的辯證關係做出註腳。

雖然臺灣近來建築專業的設計技術、審美能力、設備和營造品質明顯提升了,但多數建築被消費主義(不單是私部門的開發,包括公部門的建設預算)的緊箍咒所箝制,物化和商品化成為集體的建築催眠術,久而久之,建築成了沉睡的軀殼。表面上更優美、賞心悅目、建材和施工的品質講究,卻只是如機械般複製出千篇一律的建築樣板,以不變應萬變,一樣的配置回應各自複雜萬千的基地涵構,在容積率的建築經濟學前提下,法令比建築師決定了更多設計內容,如果連法令限定的量體內真正與生活形式息息相關的「空間」都只是偽經驗的複製,那麼建築師只能淪為建築化妝師,僅能在被法令限定的蒼白量體下,依照財力、竭盡心力在建材目錄上選用增添血色的庸俗皮層,施以回春妙術,偽裝建築底下的空洞與貧乏。這便是我們的主流建築樣貌,投射出集體的建築價值觀。

文/林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