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12

優選作品

記憶之上,紀念之下

蘇偉彥(銘傳大學) 指導老師/陳為寧

 

沙嶺無名公墓位於香港邊境,是香港政府為無人認領遺體而設的墓園。因土地問題,政府每年進行一次整理,下葬後的七年沒有被認領會被火化混葬在只有年份單位的墓碑下。 我試圖去建構出一座進行環境與土地規整的墓園,由49 (7×7)個格子分別組構而成的墓穴與紀念碑,而墓園是藉由兩者圍塑出來的虛空間。地板墓穴層牆内埋置棺木並圍塑出7×7公尺寬的覆土空間。屋頂則由放置土壤過篩的石頭而成為紀念碑牆。 時間與自然會成為紀念儀式的載體,在每年一次的掃墓儀式下,墓穴成為土壤的過篩器將廢棄物清理出,最後土壤會成為樹葬儀式的一部分;墓園藉由這樣的往復循環,當人行走於建築之間的虛體時,紀念著那些曾經存在過的人。



生存布局-阿里山脈序列感知計畫

黃瀚逸(臺北科技大學) 指導老師/李立夫

 

頻繁變動的地景下,重新思考人們目前的布局方式是否恰當,將阿里山脈與人產生行為空間的關係透過序列感知紀錄,討論基礎設施、棲居、林業、觀光、生態的時空間發展與價值觀。 一百年前,機械性布局的林鐵軌跡早已不合時宜,但人們卻依然持續施作明隧道、山體隧道…等,企圖持續維持昔日軌跡,從莫拉克風災至今,阿里山十字村區域已有13年都是工地現場,因此我思考如何以更友善的方式,與山相處,引領人們重回這片土地。 藉由實地走訪,將阿里山十字村區域所有的路徑繪製,並記錄人體在山中移動所需的機能與時間,企圖以人體軌跡布局思辨被機械性布局的阿里山,打開被阿里山林業鐵路因「全線通車」的計畫被抹去的人文與時空間。 此計畫以步行尺度重新連接被自然斷開的鐵道,透過微整理的方式,自然修復讓地景的時間性使人感知,人藉由本能登山感知山的輪廓,隨海拔變化的原始林、基礎設施的運送過程、自然災害指認的土地事件。



應許之地

劉恩霈(成功大學) 指導老師/古爵誌

 

信仰∣環境-心理-行為-空間 環境影響心理、衍生行為,信仰於此產生。環境同時也影響信仰空間的發展。當環境從游牧時代的未知變動到當代逐漸可以控制,心理變得麻木,信仰空間又該如何應對? 基地∣木柵-一壽橋 過河是木柵人的日常記憶,過去以渡船作為兩岸的交通,今日搭起五座橋梁,提升移動速度和安全性卻也讓過河經驗單一化。而最南端的一壽橋因為安全疑慮從未通車,提供了一個改造的機會。以一壽橋的改造作為我對當代教堂的詮釋,回應水在基督信仰中的儀式性,以過橋的必然性打破教堂的封閉排他,將單一快速無意識的過橋拉回慢速的身體經驗,找回信仰意識。


 

未來的遺址-一個危險與美麗碰撞而出的公園

黃敬家(成功大學) 指導老師/林靜娟

 

新城斷層的切過,使看似完美的科學園區處於一個極度不穩定的狀態。因此,這會是一個28公里的自然界線和749公頃的人造園區之間抗衡的過程。我想透過置入一個觀測的公園使斷層不可見的地震能量被感知。其中斷層線上的圖書館走廊與劇場會隨著斷層緩慢移動。 當上盤所形成的舞台漸漸上升,觀眾與表演者的關係逐漸改變,觀看表演的傾斜程度也暗示著斷層逐年的移動。在地震來臨時,深埋土壤中的金屬牆會透過表面波的震動而產生永久變形,形成一個被地震賦予型態的地景。這片不斷變動的地景會藉由地震重新複寫,一次又一次形成未來的遺址。


 

喻地譯站-土地的重量與沉思

曾泓銘(成功大學) 指導老師/張鶴齡

 

當人體尺度介入地熱機器後,能否轉譯為新的空間想像或成為理解衝突的可能?我將一百度到零度的身體經驗置入地熱發電站中。旅人將在此藉由溫度、光線、尺度、觸覺、聲音、蒸氣、濕度和顏色感受不可視的地熱能量。運轉中的地熱發電站將成為居民日常的浴場,與能源研究中心並置的同時,使人們意識到身體與能源機具的逐步洩壓的過程。 我藉由鹼激發漿體的實驗,分別將臺東馬蘭藍染泥、黑泥、紅土以及蛇紋岩加入火力發電廠的餘料飛灰,重新澆灌為地熱發電站的量體。澆灌可視為固碳流程。從澆灌一天、一個月、一年,牆面將因結晶水逐漸蒸散而不斷變淺。材料自然衰敗的痕跡體現不斷疊加的歷史性,使蒸氣、光線、水創造隨時間週期不斷變化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