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12

評審感言


書寫建築

 

「建築」是一個實踐的學門;唯有通過概念、設計與營建的過程,循環反饋及累積經驗,才能有所進步。

如果十年是一個建築世代,本世紀已經過了兩個世代。綜觀年度的畢業設計展,由多校推薦的83件作品中,可以讀出臺灣畢業設計的趨勢及走向;同時,成果也反應了本世代學生對於專業及社會議題的關注。 若將畢業設計提案視為一文本:它可以是創新的概念,設計的方法,也可以是雋永的詩篇。不同於文學以文字,或音樂以音符為媒介,建築設計必須通過圖像來表達。 畢業設計作為建築系大學課程的總結,可視為真實建築的前置階段。即便是設計者缺席的狀態,「圖能說話」,建築表現圖應能完整表達作者的創作及意涵。對於今年的整體畢業設計作品,觀察及感想如下: 1. 思路 2. 語意 3. 表現 4. 完成度 畢業設計對所有同學而言,常常是一生中難以遺忘的經驗。它既是專業學習的進行式,也是跨入未來的里程碑。「書寫建築」的「書寫」為動詞,「建築」是名詞,也是動詞。換言之,「建築」是一個實踐的學門;唯有通過概念、設計與營建的過程,循環反饋及累積經驗,才能有所進步。 最後,以「培養人文素養,關照環境美學」,與應屆同學共勉之。

文/蔡元良(建築師)



「畢業設計」一項未完成的建築學 

 

建築系的「畢業設計」一直是各院校的大事,因為「它」應該是這個學校對建築教育想要達成的理想。私自認為「畢業設計」是每個建築系學生在踏出學校前要問自己的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必須要用「建築」來回答,因為這個問題可能是一輩子建築學習的開始。 80年代後期,正值「後現代主義」遭受質疑而建築論述正走向多元與價值紛亂的年代。1986年我在東海大學的畢業設計題目:「教廷大使館-建築中的古典與現代」,探討著建築學的形式基礎;在那個眾多建築論述爆發衝撞的年代,這個議題式的題目開啟了我對「建築學」的求知慾,彷彿在一座繁星般的穹宇中探索著各種不同時空的星座,這也讓我在往後的建築學習、執業和創作上有了追尋的目標。 90年後的亞洲和臺灣在經濟發展和資本市場的推動下人口往城市集中,建築和城市的關係產生了巨大的改變。

文/郭旭原(建築師)



評「印源刻恆」、「未知實驗場」  

 

暑假趙化宇建築師來電,請我參加2022年全國建築師公會未來建築師畢業設計作品評審工作,對於一個1988年到美國留學,2014年才因為個人因素回到故鄉的人來說,臺灣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環境。離開臺灣20多年後回來,開始在台科大任教,和年輕人有了互動;當學生做出讓人驚喜的作品或是有特別的想法時,我不禁設想當年的自己恐怕做不出這樣的畢業設計。現今資訊爆炸、工具進步、支撐學生創作的平台多元,年輕人的創意和能力充分展現在這次未來建築師畢業設計的精彩作品中。 在評審選出的13位同學中,有兩位同學敏感地察覺到接受信息方式正悄悄的變革,這個新的狀況不僅影響建築系學生作品呈現的力度,其背後更深層的反映出知識傳遞與產生方式的推移:標準的建築形態是不是應該要隨之修正?亦或是更堅定地擁抱過去?逢甲大學的陳映竹同學與中原大學的林崇恩同學,分別透過傳遞知識的兩種主要空間類型,圖書館與學校,提出了自己對於這個變化的看法。

文/楊之瑾(建築師)



評「娘惹塔」、「喻地譯站」

 

何秀芬設計的「娘惹塔」,由身為僑生在臺居住的經驗出發,於臺灣與印尼兩地各找出某一居住型態,找尋居住生活空間的原型,並為同為具有多重居住生活經驗的人們,重整出具有兩地特色與優點的集合型態。 在實體操作的邏輯上,超越氣候區的不同條件,且不受實際基地的限制,以留學生及移工的角色出發,但以更抽象模糊的使用者設定做為設計條件,故空間原型的萃取並無實地連結,空間原型的重整過程,在立體化的堆疊中完成,對於空間型態、建築元素與結構組織的討論,較似直接移轉拼貼,整個設計流程脫離現實,但亦發人深思。 元宇宙起始元年,脫離現實的場景塑造極為容易,卻亦可能極為困難,當文化認同、生活經驗、個人感觸都需考量,如何設計出集合各種個人多元經驗的空間原型,本案似乎是個借鏡,帶有多重鄉愁的集合運算,或許透過人工智慧的協助,將為元宇宙創造更豐富多元,且具個人特色的建築可能。

文/侯慶謀(建築師)



評「未來的遺址」、「童話百貨」、應許之地」 

 

未來的遺址-是件大尺度的地景建築,展現設計者勇於探索與表達理念的企圖心,透過斷層帶經過新竹科學園區的地理實況,去觀察在地震與斷層的自然現象中,人為環境的不穩定性與變動,進而促進對自然、對環境,對建築的反省與思考。 童話百貨-是件簡單易懂,平鋪直述的作品,是作者童心童趣,娓娓道來一篇可愛的建築故事。 簡單不一定不好,如果層次豐富,耐讀尋味,也可以是一篇雋永的佳作;淺白易懂,親和力也強,如果能做到每個人都讀懂,都各有不同解讀,那麼或許也成就了藝術的層次。 應許之地-是件相當具設計創意的作品,在所有參賽作品中,第一輪就脫穎而出,令人印象深刻;透過對既存環境的敏銳觀察,將一座完工後就從未通車的橋樑,導入改造,透過設計,創設成一處非典型的教堂,與其附屬空間,嘗試將一個幾近閒置或疏廢的交通設施,轉換成教會建築的探索,同時也創造多重空間的體驗,著實是件有意思,有內涵的設計作品,吸引人一窺堂奧。

文/朱文明(建築師)



評「生存布局:阿里山脈序列感知計畫」 

 

設計者希望在阿里山山脈的破碎地景與頻繁變動的既有機械性軌跡,讓人回到土地的方式重新構築對話關係並隨著土地事件將重新被定義,設計策略希望以人體軌跡思辨,步行2.5小時,揭開13年未通車林鐵區域。 # 敍事 選定的六個基地,建議參考挪威國家級旅遊路線計劃(https://www.visitnorway.cn/plan-your-trip/travel-tips/norwegian-scenic-routes/),整體敍事型式,無論是設計目標設定的土地事件、人體與環境感知(五感),重新予以整理。 # 觸地 如果設計策略是對土地的最小介入,觸地的建築與結構型式為何?型式如何與地景融合為一? # 延伸 如何藉由材料、構造、建築型式的整合將建築隱匿於自然,如Peter Zumthor在鋅礦博物館的樓梯,幾乎是山石的延伸,建築僅僅只是地景的延伸,感知到大地的美,這需要極嚴謹的基地分析,在地景中找線索、找機會。

文/趙建銘(建築師)



評「食憶築行」、「觸。霧」 

 

建築師公會舉辦畢業生作品競圖應該有別於其他單位,會後評審老師也都有志一同點出目前的建築系學生與二十年前多有不同!現在的建築系學生受惠於資訊發達、工具繁多、師資多元化⋯所以設計表現方式也是五花八門;但或許是太多元了,反而在建築系應有的基本專業素養有所欠缺!許多版面看起來非常豐富,但是詳讀後卻經不起考驗,平面跟剖立面對不起來、配置與周遭的環境也不知所云⋯,或許這些同學們也就快快樂樂的畢了業,但是如何面對實際業界環境卻讓我們十分擔心!所以增加業界與學校的連結是我們這一次評圖的最大結論,唯有更多業界與學界的交流,才能幫助這些有創意的年輕世代很務實的投入職場。

文/余曉嵐(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