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02

造化:廖偉立的建築

Evolving Forms: Liao Wei-Li’s Architecture

This exhibition presents architect Liao’s recent works and how he embodies his idealism and value in his architecture.
/ By Wang Tseng-Yung

 

建築,是生活的容器,與其他生活必須的器物一樣。不過,建築更接近於服裝,人是被它們包容在其中,而不只是被使用。但是,建築也不完全像服裝,因為,服裝只是包裹人體,建築卻讓人悠遊於其中,人與機能在空間裡融為一體。型隨機能,這現代主義的教義充份說明了建築裡,人、空間、形式三位一體的特質。

建築師,則透過他的態度整合設計的動作以滿足使用的需求,並且提昇建築(或,生活)的意境。因此,有這種超越一般常態之企圖的創作者,與其他藝術或工藝創作者一樣,建築師必須建立獨特的價值觀以駕御普世性的設計反射動作,才能在創作中提供新的視野與境界。

廖偉立,作為建築師,可能是目前臺灣建築裡,難得具有上述企圖心的創作者。
廖偉立出生於通霄小鎮,這是一個有河流,有迷宮般街區的鄉下,與整然有序的大城市不一樣,這在他記憶裡留著非系統化相對於系統化的魅力。
他是屬於臺灣戰後復原時期的一代,這一世代,見證了臺灣戰後的窮困與復原時期的勤奮、社會在白色恐怖的不安中詭譎的穩定與解嚴後開放中的衝突、經濟的復甦與後來放浪的繁榮。成長於這樣多變而且充滿矛盾的環境,對有心的人,容易生成一種習慣於多元並置的價值觀,與西方現代普遍純淨的理性認知不大相同。

文/王增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