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

Revitalization of Historical Heritage Hwashan 1914
/ By Wang Huey-Jiun


The preservation of industrial relics provides a rare open space for the city. People either participate in the events or simply take walks here. It is a good balance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preservation.

 

活化產業遺產之都市再生實例─台北華山1914創意園區
文/王惠君

由於保存產業遺產,沒有興建高樓,使得都市中得到珍貴的開放空間,成為都市人即使不參加活動,也會來散步的地方,可以說在社會公義與開發利益中,獲得平衡的作法。

過去位於市區外圍的產業建築,一方面因為生產技術之進步而不再適用,或因生產量擴大而空間不足,同時隨著都市的發展,所在位置已經成為都市核心區,而不適合作為產業用地,必須遷移至他處。三十多年前開始,在荷蘭、比利時或美國等都市,有的產業遺產因在地藝術家發現其空間的獨特性與歷史記憶,而積極展開活化,再生作為工作室、展示建築或商場等功能。近年,在北京和上海,以及中國的大都市都有越來越多產業遺產活化作為藝文中心,包括田子坊、1933等,成為提昇周邊環境品質與創造地區特色的實例。因此,產業遺產之活化可以說已經成為現今都市再生的一個重要方式。

Copyright TWArchitect Magazine 建築師雜誌社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