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屆
主編 曾光宗
評審委員 1.何震寰 2.何黛雯 3.宋立文 4.賴人碩 5.闕河彬 (召集人)
2025臺灣建築獎揭曉 新北市美術館勇奪首獎,育賢二期社宅、上海商銀總行、宜蘭轉運站並列佳作,基隆塔得都市觸媒特別獎。
評審團以選前達成的共同原則作為判斷基礎,包括:1.除美感外,作品能展現建築師對所處時代的看法並提出創新見解;2.創作背後具有清楚的問題意識,並透過作品展現;3.以人為本的社會及土地關懷;4.具有當代性,回應城市紋理,亦能反映集體記憶等。最終,新北市美術館因其對基地、語彙與當代性的全方位回應,脫穎而出,榮獲本屆首獎;其餘獎項則由育賢二期社會住宅、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總行大樓、宜蘭轉運站與基隆山海城再造串聯計畫等作品獲得肯定。
臺灣建築獎
新北市美術館
坐落於鶯歌溪與大漢溪匯流處的三鶯新生地,新北市美術館以基地常見的蘆葦為意象,透過高低錯落、節奏變化的噴砂鋁管構成外牆,營造出猶如隱身蘆葦叢間的當代美術館形象。建築師將地面層完全開放,使民眾能沿著地勢緩步登至坡頂眺望山河,也能順著地景走向親水區域。大階梯引導訪客來到二樓展廳,讓藝術展覽與自然動線相互交融,形塑具高度公共性的場域經驗。
臺灣建築佳作獎
育賢二期社會住宅
育賢二期社宅位於台中舊大里溪河道重劃區,設計以延伸河道紋理為概念,使建築量體自然融入地景。公共廊道串連街廓以及一至三期社宅,地面層形成兼具公共性與社會性的開放空間;統一模矩的立面則為周邊環境建立秩序感,使建築與社區關係緊密而和諧。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總行大樓
位於民權東路與中山北路交界的上海商銀總行,面臨航高與都市退縮的多重限制。設計者以斜交網格結構統整建築系統,使支撐柱分散並與幕牆整合,創造近 27 米的無柱室內空間,使辦公空間擁有高度彈性。高效率的幾何結構不僅回應百年建築壽命的期待,也為未來可能的不同使用需求預留了調整的彈性。
宜蘭轉運站
宜蘭轉運站作為年服務量達 300 萬人次的交通樞紐,因既有設施飽和而進行原地重建。田中央以「輕觸大地」的態度重新塑造轉運站,使其成為都市綠中軸的延續與留白。
臺灣建築都市觸媒特別獎
基隆山海城再造串聯計畫(基隆塔)
基隆塔為「大基隆計畫」的重要項目,由林右昌市長與團隊推動,並由建築師以港邊大吊車為意象提出直立塔橋設計。塔橋垂直串連希望之丘主普壇後院,成為市民與觀光客往返山城的便捷立體通道,使山、海、城得以重新連結。
2025臺灣建築獎得獎名單如下
臺灣建築獎
新北市美術館/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
臺灣建築佳作獎
育賢二期社會住宅/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總行大樓/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宜蘭轉運站/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臺灣建築都市觸媒特別獎
基隆山海城再造串聯計畫(基隆塔)/邱文傑建築師事務所
評審委員名單(姓名筆劃序)
何震寰/陽明交通大學研究所副教授
何黛雯/何黛雯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宋立文/成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賴人碩/吳建志賴人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闕河彬/四喜創意/闕河彬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召集人)
新北市美術館
設計: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起造: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承造:久年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育賢二期社會住宅
設計: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起造:臺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承造:勝緯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富堂水電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總行大樓
設計: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起造: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承造:互助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宜蘭轉運站
設計: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起造:宜蘭縣政府/承造:俊貿營造有限公司
基隆山海城再造串聯計畫(基隆塔 )
設計:邱文傑建築師事務所/起造:基隆市政府/承造:義力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