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監造」與營造業「監工」權責釐清、通力合作


行政院於1993年函頒「公共工程施工品質三層級管理制度」,承包商應建立施工品質管制系統,以達成工程品質目標(一級品管);為確保施工成果符合設計規範,主辦機關視工程需要,指派適當人員負責監造,建立施工品質查證系統(二級品管);為確認工程品質管理工作執行成效,主管機關設置查核小組,查核工程品質、進度及安全事宜(三級品管)。
起造人、設計監造人、承造人、專任工程人員、工地主任等權責,依相關法令規定各有不同,依據「建築法」和「建築師法」規定,建築師是建築物設計人及監造人,在受委託辦理建築物監造時,應遵守建築法令所規定監造人應辦事項,監督營造業依照設計之圖說施工;另依據「營造業法」規定,營造業是建築物承造人,設置專任工程人員,負承攬工程之施工責任。專任工程人員應負責辦理查核施工計畫書、督察按圖施工、解決施工技術問題、依工地主任通報,處理工地緊急異常狀況。工地主任依施工計畫書執行按圖施工、工地遇緊急異常狀況之通報、管理工地人員機具及材料。
希望現場一級品管資訊能夠即時傳達,再加上一、二、三級品管的通力合作落實並改善臺灣施工品質。誠如立法委員高嘉瑜所說:大家要心連心串起來修法,提升臺灣工程品質才是重點!


2023年臺灣建築獎複選作品出爐 新北市林口市場等13件作品入圍


建築師雜誌年度盛事「臺灣建築獎」初選會議於9月26日召開,選出13件作品進入複選,角逐今年的臺灣建築獎,評審們將於10月27日至29日進行現場勘查,並於勘查後召開決選會議,選出今年的臺灣建築獎。
今年參選作品總件數239件,評審團由張哲夫建築師(召集人)、張瑪龍建築師、薛丞倫老師、黃明威建築師、曾瑋老師組成,委員們考慮不同類型作品,都有機會得到獎勵,經過投票及討論後,選出13件作品,名單如下:
1.新北市林口市場∕盧俊廷建築師事務所
2.屏東縣民公園∕衍生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李預萍建築師事務所
3.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館∕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4.高雄流行音樂中心∕Manuel Alvarez Monteserin Lahoz+翁祖模建築師事務所
5.臺中市立圖書館上楓分館暨上楓國小活動中心∕洪大為建築師事務所
6.波光市集∕曾泊銘建築師事務所+嶼山工房
7.新竹市大坪頂納骨塔「永恆之丘」∕十彥建築事務所+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8.漢寶德紀念館∕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
9.大溪員樹林市民活動中心∕所在建築師事務所+黃宥鈞建築師
10.維豐橡膠新建辦公大樓∕691點創創設計+劉克峰+呂昆益建築師事務所
11.太平國小∕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12.壽山動物園∕邱文傑建築師事務所+AxB 建築工作室
13.樹德-半山夢工廠∕大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謝文通∕劉康成∕黃永祺


「溯源地域。融合未來」2023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學生競圖徵件


報名及交圖時間:112年9月30日至113年3月1日
2023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學生競圖以臺南建城400年的新舊傳承與心(新)的展望—「溯源地域。融合未來」為題旨,歡迎學生踴躍交件。
城市與建築作為一個人類歷史演化的巨型生命體,如同電影「豐盛之城」對於臺灣大航海時代的溯源,其對於史詩創作之核心理念與價值,始終來自於「從過去尋找未來」。2024年臺南建城將屆400年,也是臺灣近代多元族群與文化相容的縮影,在此一歷史豐饒的城市之心,同學們可從臺南歷史中重新看見這座城市400年來的精華與演化的DNA,並推演出一個具有城鄉地域性格與脈絡,同時可以兼顧新時代需求與功能的新建築體。
今年的基地位於臺南市安平港東側,鄰近億載公園的一處基地,本回建築計劃目的為一複合功能之建築體,期望能兼顧地方文化體驗的基本功能,並植入(開發)一新的自擬空間計畫PROGRAM:可觀察或借鏡當代國際城鄉環境中具有潛力與前瞻性之複合式公共機能,自擬一主要的空間計畫。此一複合體可望為臺灣的城鄉風貌帶來嶄新的呈現。整體環境規劃,除了匡列的本基地範圍,亦可整體考量本區塊之發展方向與定位,適度融合或延伸周邊公園地景,與閒置之開放空間,帶動區域之活化。
競圖辦法請參考本會網頁https://is.gd/86P0dR。本競賽相關疑問,請與本會陶怡婷小姐聯繫。電話:(02)2377-5108分機17 信箱:service@naa.org.tw


第18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作品展


為讓社會大眾有機會欣賞傑出建築師得獎作品,第18屆傑出建築師郭俊沛將於10月及12月分別於嘉義美術館和西本願寺樹心會館舉辦作品展,並在展覽期間舉辦與傑出建築師有約座談,精彩可期,歡迎民眾前往觀展。
建築師作品展及座談會時間如下:
【南區】時間:112年10月20日至29日,地點:嘉義市立美術館4樓文化沙龍空間(嘉義市西區廣寧街101號)。
與傑出建築師有約座談會(與談人:李綠枝)日期:112年10月28日(六)下午。
【北區】時間:112年12月6日至15日。地點:西本願寺樹心會館多功能區A+B區(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1段174之1號)。
與傑出建築師有約座談會(與談人:郭英釗)日期:112年12月10日(日)下午。
本活動連絡人:陶怡婷小姐∕聯絡電話:02-23775108。


智慧建造論壇&分享


時間:10月6日下午13:30-17:00
地點: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13F(臺北市大安區辛亥三路200號)
自從AI人工智慧在語言生成獲得大突破之後,各行各業無不設法將AI置入原有製程,AI可以讓工程製作得到什麼幫助?由台灣建築學會、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主辦的「智慧建造論壇&分享」希望從AI Robot智慧建造討論各種可能。
AI Robot智慧建造專案分享邀請了潤弘精密工程王瑞禎副總分享「智慧預鑄研發經驗」;陽明交大機器人實驗室王識源及逢甲POSO機器人製造實驗室盛郁庭分享「運算設計與機器人建造」;RAC-Coon成大數位智造工坊沈揚庭、顏家慶分享「設計為建造:科技賦權的建築數位轉型之路」;成大建築數字化產品總監潘力綱分享「結合BIM與機器人的智慧建造體系—建築工程應用與教學場域塑造」。並由台灣建築學會曾光宗理事長主持「AI Robot智慧建造座談會」,精彩可期,免費入場,歡迎報名。


高雄首宗文化保存都更案 舊市議會新舊共融完成簽約


高雄首宗文化保存都更案,舊市議會都更案於19日完成簽約,預估花費77餘億元,修復及興建26樓商辦大樓,預計2030年完工啟用。
位於前金區的舊市議會興建於1966年,在2020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因縣市合併後,市議會合併至位於鳳山的原縣議會,便長年閒置。為讓閒置多時的舊市議會活化再利用,文化局成立舊市議會都更案標案於今年3月完成綜合評選,由台灣人壽獲選最優申請人,委由劉培森擔任設計建築師,構想在歷史紋理的基礎架構下打造共融空間,串聯新舊場域,促進歷史建物活化及智慧商辦大樓永續共融,並提供新創空間、共享辦公、商業服務等多元機能。將打造地下4層樓、地上26層樓,提供新創空間、共享辦公、商業服務等多元機能。
文化局副局長林尚瑛表示,舊議會曾在2008年整建,此次都更案會將行政辦公大樓修復為1966年原貌,原有的議事廳則是保留穹頂意象,未來將成通透穹頂大廳,串連前後棟新舊建築,成為開放式共用空間。


【建築書介】朝向新建築


作者:勒.柯比意
翻譯、解讀:林貴榮
翻譯、審訂:詹文碩
ISBN:978-626-7063-44-6
出版:網路與書
本書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論述,作者主張建築不應沉溺於各種無意義的樣式之中,也不應再模仿已失去真實生活意義的古代模型,當利用「規準線」來保持環境的秩序。批判當代建築立面慣以複雜不實用的裝飾所造成的視覺不平衡。強調建築必須回歸秩序,對抗混亂,滿足一般民眾的心智需求。
每個建築師都無法迴避一個基本問題:什麼是建築?勒.柯比意說:「你使用石頭、木材和混凝土,用這些材料建造房屋和宮殿。這就是建造,匠心獨運。但突然間,你觸動了我的心。你做了一件美好的事情,讓我感到愉快。我說:這多美啊。這就是建築。」本書闡述了偉大建築師勒.柯比意的機械美學理論,以及有關工業、經濟、形式與功能的關係。
本書出版之後,產生了對建築感興趣的人。普通人開始談論建築、喜歡談建築、希望有能力談論建築,這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運動成果。它不企圖說服專業人士,而是說服大眾,要他們相信一個建築時代來臨了。建築成為時代的鏡子,現代建築所關心的住宅,是一位普通平常的人在關心一間普通平常的住宅一般,這是時代的標誌。為了所有人來研究住宅,恢復人道的基礎;人的需要、功能的標準、情感的標準,這些才是重要的,這些才是一切。這個時代,一切都以人為本。


【國際建築新聞】音樂城Nashville的可負擔住宅


根據2019年田納西州住宅發展主管機關的研究,超過45%的Nashville承租戶必須將超過30%的收入用於與住房相關的開支,已經形成沉重的負擔。由於租金光在過去一年內就上漲了15%,並且預計到2030年將短缺五萬住宅,這座音樂產業著名的城市居住危機似乎沒有減緩的跡象。由Hastings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Martin Flats提供了150個可負擔住宅單元,是紓解Nashville居住緊繃的開始。Martin Flats位於不斷發展的Wedgewood Houston社區,是完全以私人資金進行的開發。開發商和長期擁有建築物的業主們透過使用微型集體住宅模型,實現可負擔住宅的規劃與興建。
Martin Flats的基本單元為面積為190平方英呎的套房、共用廚房和起居空間,包括水電、網路和家具。設計強調社區感,提供各種室內和室外聚會空間,就像個別的居民共同創造的社區一樣。外立面由旋轉的白色波紋金屬板和交錯的窗戶開口組成,形成編織圖案的外觀。這獨特的開發模式讓Nashville的年輕專業人士、藝術家、音樂家和教師可以舒適地生活在生命力旺盛活動頻繁的市中心,也提供其他有居住需求高漲情況的都市參考。

(圖片提供:Hastings 攝影:Nick McGinn)


紐約市Louis Armstrong中心


在紐約市皇后區的一個藍領社區的一條小街上,爵士音樂家Louis Armstrong曾住在這裡,從1943年到他1971年去世。這位改寫了世界音樂史的人物,故居成為國家歷史地標,並改建為博物館,以收集、整理、保存、編目Louis Armstrong的遺物,並舉辦音樂會與講座。隨著活動不斷增加,需要更多的空間,因此Caples Jefferson建築師事務所被委託在對面設計一個新的Louis Armstrong中心。
新中心與故居博物館形成直接的視覺聯繫,立面由三部分組成:底部彎曲的長窗玻璃,中間凹進部分形成上露台,以及綠色屋頂。屋簷與下方的曲率相反,交叉對置創造了複雜的動力。在中心內,遊客可以欣賞到這位音樂家的樂器、寫作等文物,也可聆聽他不朽的作品。日光穿過屋頂照亮兩層樓不同高度的展覽空間和研究室,同樣的品質也體現在建築中。

(圖片提供:Caples Jefferson建築師事務所)


華沙波蘭陸軍博物館開幕


由WXCA建築師事務所與Buro Happold工程顧問公司共同設計的波蘭陸軍博物館於2023年8月在華沙開幕。本案將城市的歷史與整個國家,以及現代城市環境聯繫在一起。博物館佔地三十二公頃,基地是俄羅斯帝國於1830年代建造的軍事要塞,不久前都還是波蘭軍事禁地,被Vistula河與城市隔離。在設計團隊基地再生規劃下,陸軍博物館與Katyń博物館並排,形成歐洲最大的博物館群之一。
波蘭陸軍博物館包含兩座建築,同時對多座歷史建築進行翻修。南側建築由八個方塊組成,共享一個綠色屋頂,呼應周圍公園的自然環境。博物館總面積超過一萬兩千平方公尺,展示博物館的波蘭武器永久藏品,同時提供臨時展覽和活動。博物館建築以現場澆灌混凝土建造,立面採用獨特的雙箭頭圖案,以鑄模工藝呈現。
此外,Buro Happold設計了一個入口隧道從Vistula河畔進入並穿越基地的堤壩,並在博物館與城市之間建立全新的聯繫。

(圖片提供:WXCA、Buro Happold 攝影:Marcin Czechowicz)


Waterworks多倫多歷史街區再開發


位於多倫多市區都市再生開發案Waterworks基地環繞多倫多最古老的公共遊樂場St. Andrew’s Playground北緣,並以多倫多市的1932年自來水工程處建築為核心。基地位置是基於保留和修復整棟裝飾藝術風格建築的目標而確定的。規劃上除了整合歷史建築與新建築,也開闢數條新的人行道以重新建立歷史建築自來水廠及周圍環境的關係。
新建築塑形不同的功能區域,共同構成這個現代社區中心,包括一樓的零售和餐飲空間,二樓的游泳池和健身房俯瞰新的一樓庭院,並為室內引入自然光。頂樓為豪宅。設計在不同的用途之間創造了明確的功能區別。玻璃幕牆襯托歷史建築原始的磚石和石灰石裝飾。
本案Diamond Schmitt建築師事務所有責任保存城市的歷史建築,同時重新想像這些建築,以適當地應對現代城市生活的條件變化和需求。新案不僅提升了建築本身的價值,也提高建築的社會價值。透過為工業遺址注入新生命,Waterworks展現了保留城市歷史與故事的手法,同時為城市轉型創造新的敘事和舞台。

(圖片提供:Diamond Schmitt建築師事務所)

編譯/吳介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