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入選提案公布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無]-信仰》代表參加


策展人薛丞倫、協同策展人吳秉聲、蘇孟宗、江松長
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參展提案公開徵選,共有4個團隊參與競逐,經初複審程序後,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的《[無]-信仰(Non-Belief)》獲選為本屆臺灣館代表之參展團隊,將於明年5月10日至11月23日在義大利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展出。
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表示,自2000年起,國美館承辦「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每兩年選出代表性的臺灣建築策展提案在義大利展出。希望透過這場建築盛事,提升臺灣建築的國際能見度,將臺灣重要的建築師和理念,與國際進行交流。
評審委員徐明松指出,建築的重要內涵在於文化。雖然建築設計應該自由無拘,但文化的養成卻不可忽視。他以建築師高而潘和陳其寬為例,強調他們的傑出作品深受自身成長時代與文化的影響。徐明松表示,委員們對國立成功大學的提案達成共識,毫無懸念地一致通過其入選,因為該提案的理念正是呈現臺灣的歷史與文化脈絡。
策展人薛丞倫表示,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大會主題為「智慧、自然、人工、集體(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策展人卡洛.拉蒂(Carlo Ratti)以「Intelligens」這個字詞來探索未來形式的集體智慧,尤其是人工智慧的新領域。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的《[無]-信仰(Non-Belief)》提案,以大會主題為基礎,探索在當代建築與環境中的「Intelligens」角色,重新地審視臺灣在全球化與地緣政治背景下的空間策略,提案受到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non-sites」理論的啟發,強調地景的缺席、置換與二元性,並通過抽象架構來反思建築、實質環境與再現之間的關係。「無」同時也是東方哲學中「無/有」的二元辯證思考,嘗試辨識、建構屬於臺灣「信仰」與「無信仰」之間二元辯證的灰色地帶。薛丞倫提到,將在展場的牆面裝置了線條形電子紙標籤,構成了一面「光明燈牆」,圍塑出「無信仰」展間,展間唯一的對外窗看出去即是威尼斯的安康聖母聖殿。
策展團隊將透過展場裝置,重新詮釋並創造新的身體感知與社交狀態,體現臺灣的「Intelligens」,分別以效率、科技、控制三個面向的研究與設計提案來回應大會命題。預計在展場中央設置六組平行並置的裝置,象徵臺灣從北到南切過主要都市聚落的六個剖面切片,這些切片形成橫向貫穿展場的通道,其中一側展示「信仰」,另一側展示「無信仰」,構成一種在二元之間游移的敘事與建築提案。並預計透過工作坊和論壇,將臺灣館作為具深厚公共歷史、生活體驗、媒體、數位技術的平台,與觀眾互動,建構新的臺灣建築觀點。


現代之眼──張肇康百年誕辰建築紀念大展 香港巡迴展


展期:10月28日 至 11月14日11:00 – 19:00
地點: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室
策展團隊:徐明松、鄭炳鴻、黃瑋庭、王維仁、黃錦星、馮國安
本次展覽於2022-2023年在台灣首展且巡迴3次,這次回到張肇康先生的故鄉,極具歷史意義。張肇康先生在香港成長,並與甘洺(Eric Cumine)、貝聿銘等重要建築師合作,太平行大樓、陳樹渠紀念中學舊址、薄扶林的多福大廈,是他在香港的重要作品,也是他以新的觀點重新思考華人現代建築的實驗場。
張肇康先生是華人近代建築史上最具傳奇性,也是第一代接受最前衛的包浩斯教育的建築師。1922年出生於廣東中山,長居香港,曾祖父是前清的道臺;祖父在香港經營地產,如安蘭街、蘭桂坊、啟德機場和一些碼頭;1941年12月月25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佔領香港期間,家族開始衰落。祖父喜歡收集骨董,思想較傳統,因此張肇康也在私塾念過四書五經、唐詩宋詞,和華人文化很親近。張肇康是長孫,自小受溺愛,儘管父系母系的家庭都是大商賈,自己卻不擅做生意,喜歡文學、藝術。
1946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建築系,中國第一所採用包浩斯教育方式的建築系,張肇康是第一屆畢業生,隨後進入基泰工程司跟隨楊廷寶建築師兩年。大陸政權易手前,張肇康赴美伊利諾理工學院(IIT)深造,受教於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 1895-1983),1949年進入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GSD),師從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取得碩士後,短暫幾年在美工作,1954年在貝聿銘的邀請下,和陳其寬一起參與東海大學校園規劃和建築設計,這是他與臺灣結緣的開始,隨後展開他精彩的一生。
早年在臺灣、香港、美國都留下許多重要的作品。1970年代中由美國返回香港定居,1983年起,率領香港大學建築系學生多次考察中國傳統建築與鄉村景觀,與瑞士建築師維爾納.布雷澤(Werner Blaser, 1924-2019)及港大講師龍炳頤同行,共遊歷了一萬二千公里,並於1987年與布雷澤共同出版《中國:建築之道》(China: Tao in Architecture)。張肇康晚年必然有一股神秘的力量牽引著他,告訴他回到滋養華人文化的土地上尋找答案,並以新的、當下的眼光來看待並紀錄傳統民居,所以該書不僅僅是測繪紀錄,裡面還飽含觀點與未來的視野,張肇康知道如果今天回顧傳統還有任何意義的話,唯有以「現代之眼」詮釋之。張肇康先生留下的建築資產,對整個華人建築文化的現代性,潛藏著無以限量的重要性,這是策劃此展覽的緣由。歡迎各界關心建築文化的朋友蒞臨觀賞。


2024台北老屋新生14件作品獲獎,展現老屋新生無限可能


由臺北市都市更新處主辦的「2024台北老屋新生大獎」,19日於南港瓶蓋工廠舉行第24屆頒獎典禮,由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處長陳建華與台北老屋新生委員會共同頒發年度「評審團大獎」3件最具代表性作品、10件傑出作品「BEST 10」及1件「整建維護特別獎」。
今年受到評審團大獎表揚的3件作品,都分別在不同的向度具有突破性及社會影響力,作品背後的價值及故事更可以讓人感覺到老屋帶來的感動,也充分體現了老屋新生多元的可能性,無論是市定古蹟北一女中光復樓,透過現代修復技術再現了當年學校的歷史榮光,還是老街屋AKA café經過翻新後成為充滿臺灣文化感的咖啡館,甚至從南港玉成老戲院變身的國際知名玉成戲院錄音室,這些作品都巧妙融合建築美學與生活紋理,透過空間的翻轉與再利用捏塑了城市街角全新的靈魂與景觀。
「BEST 10」得獎作品內,以人為本共創友善鄰里關係的戶外裝備品牌「老布莊的共生」和友善社區社群打造貼近社區需求的公民客廳「河神的丸子」,及「昭和浪漫洗濯屋」將前身廢棄的洗衣店經過翻修轉變為昭和時期懷舊的冰淇淋店,皆是在改造過程中,導入創意主題和特色觀點,賦予老屋新生;另外透過創新提升,來創造文化新亮點的作品,如透過實體空間營運,為生活帶來設計、藝術與美學更多向度的啟發的「森3 sunsun-museum」;收藏創意與設計美學相關外文雜誌,激發創意工作者靈感的「boven雜誌圖書館」;還有前身為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經典再造的文化新亮點「城市舞台」及以萬華為基地最具草根性的表演藝術舞台「萬座曉劇場」。
而獲得「整建維護特別獎」的「重生(恩寓公寓_電梯增建及外牆整新)」,反應出老舊建物住宅與跨世代年邁居住的困境,為改造符合現代需求的空間,團隊在有限空間挑戰下,與施工單位合力找出適宜方案,並在過程中扮演不同介面的居中協調者,讓作品不論在建物外觀美化或是提升居住安全都相當出色。

整建維護特別獎|重生(恩寓公寓_電梯增建及外牆整新)(圖1)
評審團大獎|AKA café(圖2)、市定古蹟北一女中光復樓-一座流動的博物館(圖3)、玉成戲院錄音室(圖4)
BEST 10|BEATA(圖5)、boven雜誌圖書館(圖6)、老布莊的共生(圖7)、杉遍野.隨野家(圖8)、河神的丸子(圖9)、沿岸 3.0(圖10)、城市舞台(圖11)、昭和浪漫洗濯屋(圖12)、森3 sunsun-museum(圖13)、萬座曉劇場(圖14)


「嘉屋」木造集居示範設計競圖


收件截止:2024年11月25日17:00前
嘉義市以木都為名,2023年提出宜居建築「嘉屋」政策,以「涼適、活力、新木都」為宗旨,推動木造建築之新建,將風土低碳、人本友善、木構建設打造為未來嘉義市建築風貌的新方向,引導都市政策、房地場市場能量與木造城市接軌。本競圖為實踐嘉義市宜居建築之目標,並推廣木造建築在嘉義深耕發展,邀請建築師於建國二村市地重劃U5基地,進行宜居建築的創作競圖,期待透過本競圖打造出屬於嘉義市宜居建築的想像與木構造建築的可能性,達到「涼適」、「活力」,以及「新木都」的目標。
本徵件以嘉義市東區建國二村、復興新村的市地重劃─南端U5地區作為基地,基地面積4,195平方公尺。建國二村,日治時期名為東門町,早期為嘉義市最大的空軍眷村,原眷戶業於民國94年搬遷,為活化土地利用,歷經都市計畫變更、劃定更新地區並辦理更新開發標售,然皆無廠商投標。為賦予老舊眷村基地新生命且考量東區未來發展需要,於109年由市府主導以市地重劃方式辦理土地開發,將住宅區變更為商業區,並取得公共設施用地,期望保存重要歷史場域,並形塑嘉義市新興地區。為建構良好都市活動空間,刻正運用都市設計規範為手段,整合嘉義市「涼適、活力、新木都」都市目標,引導區域發展,並結合舊時紋理、現今城市環境規劃設計,打造「嘉義東門町」微型生活圈。建國二村市地重劃區U5基地位在最南區街廓,鄰接成排透天民宅及228和平紀念公園,西側臨朝陽街18巷及民宅,南側臨朝陽街及民宅,是重劃區與既有都市紋理接壤處。都市計畫使用分區為第二種商業區,建蔽率70%、容積率350%。
本競圖分兩階段,第一階段為檔案繳交,第二階段為現場簡報。2024年12月2日公布第一階段入選名單(補助入圍者製作模型),2024年12月25日第二階段評選(請攜模型至現場),競圖徵件簡章連結:https://reurl.cc/pvY7Wx。


【建築書介】《城市的顏值》一位留法建築師的雙城觀察隨筆


原文書名:Apparence de la ville
作者:林貴榮
出版:大塊文化出版
這本書記錄的是建築師林貴榮這幾十年來於法國求學、執業,之後返台工作,推動建築教育,對於建築如何構築城市面貌的思考和觀察。除了建築實務工作外,他從文學、哲學、宗教、社會時事,甚至流行文化的攝取養分,使之對於空間的建構有更多元的想像力。再來是實地遊走,在不同的城市穿梭,感受其文化與建築的互動,擷取他方之長或以此為借鏡,進而發展在地的建築特質。
本書有抒情、有想像,更有對於建築實務、城市美學的洞見與建言。期望這本書提昇城市顏值氣質的同時,能恢復城市空間與人的良好關係,潛移默化培養市民生活美學,提升台灣城市的競爭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建築人生的豐富與深邃。
心臟科名醫魏崢推薦本書表示,不僅僅是因為作者卓越的專業成就和深厚的學識,更是因為他在書中展現出的那份對城市、對生活的熱愛和思考。我相信,這本書將為每一位關注城市發展和建築設計的人提供啟發,讓我們共同努力,打造更加美好和諧的城市環境。
感謝作者,用他的智慧和經驗,為我們帶來了這本充滿思想和靈感的著作。我深信,這本書將成為每一位讀者心中的瑰寶,帶領我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國際建築新聞】跨國合作、社區出發的空間專業


LINA Community是由斯洛維尼亞Ljubliana大學建築學院組成的一個平台,成員包括多個博物館、大學、研究網絡、基金會、三年展和雙年展等歐洲和地中海地區的機構組成,目標為跨國銜接建築與都市計畫相關專業,並培養在建築及其他與空間文化相關領域工作的新興從業者或研究者。LINA Community推動設計和建築過程朝向減法與再生的原則,符合歐洲綠色協議的價值觀,因此LINA Community也積極進行跨國、跨文化的活動,例如同樣以社區為出發點的愛爾蘭團體Architecture at the Edge就與LINA Community密切合作,透過系列性的座談與展覽,深入愛爾蘭當地的環境條件,擴大民眾參與,提出未來發展的具體實踐方法。
歐洲這樣跨地區、跨文化的專業集結愈來愈多,合作與交流的結果,是改變社區的概念,鬆動以地域為主所產生的聯繫感,再透過專業重組,擴大參與者、視野與環境條件探討的格局,新的社群感再度被建立,所抱持的信念與價值更有可能被深化與強化。LINA Community仍在持續擴大招攬會員中。

(圖片提供:LINA Community)


丹麥Utzon Center展出藤本壯介作品


丹麥Utzon Center正在舉辦標題為「原始未來:一切皆在循環」(Primitive Future: Everything Is Circulating)的展覽,展期到2024年11月10日,展覽內容為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的作品。展覽的核心是一個長達500公尺的鋼絲裝置,這個三度空間的「夢想繪圖」展示了藤本壯介的設計理念。鋼絲線條在展覽空間中自由流動,連接著樹木、建築、家具和景觀,象徵自然與建築的互聯性。此外,展覽還包括法國攝影師Vincent Hecht拍攝的影片,深入探討藤本壯介的地標性建築如何與周圍環境和諧共存。這些影片表達了建築的功能性和情感層面,邀請觀眾反思設計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影響。
「原始未來:一切皆在循環」強調自然界的循環和永續性。藤本壯介的設計常常利用自然材料,並考慮到建築的生命周期,從建造到使用,再到最終的拆除和再利用。他的作品試圖展示強調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環境保護的生活方式。本展不僅展示了藤本壯介建築的創新性,還提供創意活動和工作坊,旨在吸引不同年齡層的觀眾。藤本壯介的作品從私人住宅到公共機構,遍布全球,展示了他對自然與建築融合的深刻理解。

(圖片提供:Iwan Baan、Daici Ano + Tomoyuki Kusunose、Erik Jan Ouwerkerk)

 


Graham基金會宣布2024年贊助機構與計畫


成立於1956年的Graham美術先進學習基金會(Graham Foundation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the Fine Arts)以促進建築及其在藝術、文化和社會角色的多樣化及挑戰性思考。基金會獎助個人或機構提出的計畫,也透過自己的展覽、活動和出版物來實現這一願景。2024年基金會公告贊助九個機構提出的案子,包括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的展覽「實質化空間:Paul Rudolph的建築」(Materialized Space: The Architecture of Paul Rudolph),展示Paul Rudolph在建築領域的重要貢獻,包括他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早期的住宅委託案和大型混凝土作品。
另一個受贊助的單位為加州聖利牙哥的藝術替代空間INSITE,案子為「學生在營造商院子的屋頂上工作」(Students working on the roof of the Builder’s Yard)。本案位於墨西哥與美國邊界,最初由建築師Christopher Alexander於1975年發起,目的為開發一個公共住宅案。他邀請當地居民參與建造自己的房屋,而將近五十年後,六位研究者接續這項實驗,探索社會建築作為一種社會模型的影響。
Graham基金會贊助範圍包括建築歷史、理論和批評、設計、工程、景觀建築、城市規劃、城市研究、視覺藝術。

(圖片提供:Graham Foundation)

 


西雅圖125年動物園新建步道入口


2011年時,專欄作家Shawn Micallef根據多年觀察,出版了「散步:行走多倫多市區的心理地理學」(Stroll: Psychogeographic Walking Tours of Toronto),引導有興趣在多倫多市區中走逛的人如何深入體驗這個其實很適合步行的都市。參考這本書,多倫多不再只是玻璃帷幕辦公大樓與鋼筋混凝土住宅的無聊組合,而能看到城市裡許多街區的變化,以及人物故事。十三年之後,本書的更新版終於在多倫多市民的期盼下,上市發行。
以走路的速度移動,許多細節與幽微的事物才會被注意到,一個城市不再只是著名地標的集合,而是各個不同鄰里街區的織構。「散步:行走多倫多市區的心理地理學」是剛搬入多倫多的人最便利的指南,可以在建立新生活時立刻進入狀況,也幫助已經久居此城市的人看到過去長期忽視的有趣地方。多倫多市規劃單位長期致力於擴增行人友善空間,是加拿大最適合步行的都市之一。

(圖片提供:LMN Architects)

譯/吳介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