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
劉家琨的設計理念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評論/Commentary》
What Insights Does Liu Jiakun’s Design Philosophy Offer Us ?
“Style is a double-edged sword – it aids recognition but can also become self-limiting. A unified methodology, however, allows diverse works to share a common essence. Recognizability should emerge from the artistic personality conveyed through a body of work.” ~Liu Jiakun
/ By Lu, Ching-Wen
怎麼看普立茲克獎
劉家琨獲頒2025普立茲克建築獎,這是相當出乎許多人意料的事,畢竟他的知名度與被關注度都沒那麼高。但這就是普立茲克獎的特色。回頭看47年來的得獎名單,泰半是沒被建築界普遍認識的建築師。但他們都有一個特色:能夠表彰建築的思想,能夠啟發世人對建築本質的認知。
本屆評委主席Alejandro Aravena對劉家琨的評語是:「城市規劃通常傾向於將不同功能區隔開來,但劉家琨反其道而行,將城市生活的各個層面整合在一起,並保持微妙的平衡。」「⋯在這個容易形成無窮無盡單調邊界的世界中,他找到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能夠同時營造出建築、基礎設施、景觀與公共空間。在這個城市快速發展的時代,他的作品有可能為我們提供富有影響力的新思路,以應對城市化自身帶來的挑戰。⋯」
這讓人想起3年前(2022)的得主Francis Kéré-一個出身非洲邊陲國家布吉納法索;致力於為自己的原鄉打造美好環境的沒沒無聞的建築師。他的得獎,評審給他的評語是:「Francis Kéré的所有作品都向我們展示了根植於地方的物質力量。他為社區營造並參與建造的建築直接體現了這些社區的特徵,無論是建造方式、材料、功能還是社區獨特的個性。這些建築被緊密的與它們所座落的土地與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連結,它們毫不虛偽地存在,並以優雅的方式產生影響。⋯」
文/呂欽文(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