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1
11
作品
漢寶德紀念館 / 36 工研院光復院區研發大樓〈二期〉 / 42 安坑輕軌運輸系統候車站及機廠設施 / 50 內惟藝術中心 / 58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建築景觀再造 / 66 潭心鐵馬空橋 / 74《書評》
從《當代建築演繹機械、數位、生態到人工智慧的設計思考》 談建築的典範轉移 / 118《細部設計》
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系列報導:北捷大安森林公園站-光廊、下凹庭園 / 1042023普立茲克建築獎- Sir David Alan Chipperfield CH
大衛·奇普菲爾德堅信「建築師的社會責任」 / 82 極簡主義觀點的實心建築 / 92 大衛·奇普菲爾德小傳 / 103《建築活動》
Open House Taipei|打開台北 / 116
2023
10
10
作品
臺南市仁德區文賢國小附設幼兒園 / 38 木建築研究室 / 42 屏風山屋及生態廁所 / 46 丰格109 / 52 鉅砌 / 58 澎湖厝 / 62 層屋 / 68木構造在臺灣
緣木求啥? / 74 從固碳到蘊含碳 木構造建築的低碳優勢 / 80 臺灣木構造建築發展的困境、現況與未來發展 / 86 日本木材再生案例探討-日建設計的東京奧運選手村廣場的循環再利用 / 90 亞洲最「巨」規模的重型木構施工技術歷程分享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大樓 / 96 德豐實驗工坊 / 100 框組式木構造系統 / 104 大木構架構造 / 109 淺談CLT現代木構造的發展與優勢 / 114 木構造之耐久性 / 120 濕熱氣候對應技術 / 124
2023
09
09
作品
台北市日僑學校 / 34 五股公有零售市場 / 42 歷史建築原臺北刑務所官舍修復工程 / 48 中壢第一公有零售市場(大時鐘) / 54 將軍村‧二期 / 62 虎頭山創新園區環境改善工程 / 68 竹東鎮仁愛立體停車場 / 74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時空暗線 / 80《書評》
從《當代建築剖面學》談何謂剖面思維? / 119建築評論
模擬與啟蒙-論2022年臺灣建築獎的作者論傾向 / 121原住民建築的當代意涵-永續與生態
另類仿生設計-原住民族群多樣傳統居住文化 / 86 臺灣原住民族災後重建之地域性建築案例比較 / 92 原住民建築營造體系的傳統與挑戰 / 98 射鹿溪舊社群的生態實踐 / 106 南島語族群建築的生態適應表現 / 114
2023
08
08
作品
長榮大園物流園區 / 40 台灣聚合高值化研發中心 / 48 南寳樹脂研發暨總部大樓 / 54 大臺南會展中心 / 62這個世界永遠缺少一個"X"競圖
首獎 / 70 二獎 / 74 三獎 / 78 佳作獎 / 82 入圍獎 / 88 《競圖整體介紹》 / 100 《評審感言》 / 102 《指導教授感言》 / 108《建築與城市》
華府艾森豪總統紀念碑 / 111
2023
07
07
作品
土城員和段青年社會住宅 / 34 合之家∣臺南林宅 / 44 屏東榮民總醫院醫療大樓及宿舍大樓 / 50 新月集產後護理之家 / 56 桃園秉坤婦幼醫院 / 62接壤土地-武重義的建築
缽場住宅 / 72 下龍別墅 / 78 韋達納餐廳 / 84 富國島大世界迎賓中心 / 84 城市農業辦公室 / 96 回歸之路 / 102創意狂想巢向未來
創意狂想巢向未來-智慧化居住空間創意競賽 / 108 智慧辦公大樓的AIOT應用 以台積電為例 / 112 沙崙智慧綠能循環集合住宅園區 / 116 BIM輔助整合設備維護與智慧監控之設施管理系統-新北市樹林藝文大樓營運導入經驗 / 118《建築活動》
從展覽看建築發展的未來趨勢重點 / 126
2023
06
06
作品
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 / 38 龍山國小群英樓與校園生活再造 / 46 礁溪國小運動場及地下停車場 / 54 中央大學學生自主學習空間 / 60 臺中市立圖書館上楓分館暨上楓國小活動中心 / 70《書評》
重新喚回以結構思考建築的可能性 / 120永續與循環
循環建築的系統架構及材料製造-以澎湖作為島嶼範型探究 / 82 以藝術之名:德斯雷農莊的再生與永續 / 87 澎湖地方性建築的可能性 / 92 可分享的街屋與循環可逆的建築 / 98 循環精神下的舊建築改造 / 104《細部設計》
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系列報導一:寫在細部設計之前 / 108 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系列報導一:北捷大安森林公園站 光塔 / 110
2023
05
05
作品
高雄逍遙園 / 104 屏東菸葉廠二期 / 112 壢景町 / 116 恆春古城馬道 / 48 府東創意森林園區 / 50 孫立人將軍官邸 (陸軍聯誼廳) / 58 台北放送局板橋放送所 / 64 旗津天后宮 / 68 員林江九合濟陽堂 / 74 金門縣金湖鎮塔后22號 / 78 草山行館園區湖底路93號房舍 / 82 和興青創基地 / 86 永靖魏成美公堂 / 92 臺中文學館園區 / 96文資建築修復與再利用
文資修復保存的永續課題 / 32 文資修復新願景 文資修復課題座談會 / 34 文化古蹟隔震改造保存技術 日本大阪市中央公會堂案例 / 38 修復建築師不足,如何因應? / 42 古蹟歷史建築再利用中被忽略的課題 / 46
2023
02
02
作品
德光教會 / 36 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八德校區 / 442022普立茲克建築獎-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2022普立茲克建築獎-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 78 自匱乏而生的品質-再探弗朗西斯·凱雷的建築作品思想 / 98臺灣建築獎
看見·硯之心-新美術館2.0 心的看見 / 54 破風前進 / 56 積極創新的五角型建築 / 57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得獎感言 / 58 會幕·救贖·召喚·重生 / 60 《評審感言》 / 64《建築人物》
高而潘建築師紀念報導 / 102
2023
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