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我的建築攝影人生 從日式宿舍到數位時代的多元視野
My Life in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From Japanese Dormitories to the Diverse Perspectives of the Digital Age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that bridges technology, art, history, and culture. Since the invention of photography, it has carried the mission of documentation and preservation, and over time has developed a distinctive system of equipment and techniques.
/ By Yang, Jen-Chian
從老家暗房誕生的攝影魂
我的攝影旅程始於臺北和平西路的日式宿舍,那是我童年生活的發源地。這個老家是老爸在二二八事件後從宜蘭遷徙過來的落腳處,儘管空間不大,但緊鄰植物園的環境,讓這裡不僅是家,也是我探索世界的起點,更是我攝影細胞悄然滋長的所在。
這個宿舍空間充滿了獨特的韻律感,是由日文稱作「障子和襖」的拉門巧妙地區隔而成。這些拉門給予了空間區隔與啟閉的自由度,儘管白天光線通透,夜晚卻能創造各自獨立的小天地。然而,也因為這種通透性,隱私成了在當時最奢侈的事。對於年幼的我來說,每當天黑之後,這個家便成了父親和十一叔的專屬「暗房」。當時街燈不發達,外面的微光幾乎無法穿透進來,反而方便他們在完全摸黑的環境中沖洗底片和照片。每當放學回家後,我便得趕在天黑之前完成所有的功課,為的是讓出空間給他們使用。我也只能摸黑在一旁靜靜地聽著他們聊天,耳邊迴盪著他們討論快門、光圈、底片、顯影和定影等專業術語,雖然當時聽不懂,但這些話語和氛圍,就像種子一樣,早已深植在我的腦海中。
文、攝影/楊仁江(建築師、建築攝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