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砥礪與期待〉
關於話語權
過去筆者也不太留意話語權,因為彷彿向空氣打拳,但是實質上,煙硝味重的話語權爭奪戰早已悄悄上場,不是嗎?例如:兩岸、政黨之間、俄烏戰爭等,兩軍熱戰開打前,媒體戰先行。反觀建築界呢?臺中建築師公會最近辦《Scale:尺度》雜誌,新北公會辦《建築報》,土木技師公會早已有《技師報》。過去媒體是少數人所擁有的,但FB、IG、YouTube等自媒誕生後,人人都可以發揮這個權力,但是多數網紅猶如曇花一現,只有少數成功。媒體既是權力,也需小心使用,發揮其正能量。朋友當中也有排斥媒體者,認為媒體多亂講話、譁眾取寵。媒體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在其如何善用。目前建築師公會所擁有的《建築師》雜誌,當然被期待發揮影響力,然雜誌應如何扮演適當角色?
文、圖/徐岩奇(台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
期待更友善、共好、永續的《建築師》雜誌
臺灣的建築師有著光榮傳統,尤其透過民國64年創刊發行的《建築師》雜誌,忠實的紀錄臺灣建築的發展,不僅是對專業界或實務界扮演重要參考刊物,更在這半世紀期間,一路引領陪伴著臺灣社會、產業及人民,為臺灣的經濟成長、城鄉發展及居住環境奉獻著建築專業,展望未來,期待《建築師》雜誌更能延續光榮傳統,持續致力建築文化奉獻。
文、圖/汪俊男(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
敬賀與前行
致《建築師》50年
建築師雜誌創刊滿半世紀了,在此謹賀《建築師》雜誌這難能可貴的里程碑。
一直以來,《建築師》雜誌都是國內建築師作品的首要刊登標的,作為臺灣主要的建築專業紙本雜誌,《建築師》除了提供多樣作品類型與不同規模建築作品的發表園地以外,也經常以專刊的形式紀念前輩建築師與關注重要營建工程事件;不僅如此,《建築師》每年還擔負「臺灣建築獎」的承辦任務,在多年的耕耘之下,使其成為臺灣建築師執業生涯的指標性獎項。一方面作為全國建築師公會的代表媒體,《建築師》真切地紀錄了臺灣建築這50年來的發展,另一方面成為所有建築師每個月都可以鑑賞的雜誌,《建築師》也推動了臺灣建築的同業間的討論和交流。
文/呂恭安(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 協同主持建築師)
譜寫臺灣當代建築史
1972年臺灣省建築師公會成立。三年後於1975年許仲川理事長創辦《建築師》雜誌;發刊辭中期許「本刊的誕生,即是提供一個自我檢討與相互砥礪的園地」。如同國外若干主要期刊,一份例行出版的建築雜誌,具有內外二個面向:專業領域內,有群體工作記錄的基本功能,對外則是「全國建築師公會」的門面及形象。建築專業機構的出版,以美國建築師協會(AIA)期刊於1899年開始發行,時間最為久遠。過程中雖經名稱及出版商的更迭,卻不乏精闢深刻的報導,而一份刊物能存在百年之久,殊為難得。
文、圖/蔡元良(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台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
建築文化的載體
建築師雜誌是公會的出版刊物,提供臺灣建築師發表其作品,並且定期的舉辦獎項徵選賽事,挑選代表作品,在50年的耕耘下,卓然有成。
《建築師》雜誌除了讓讀者能了解臺灣最新的建築作品外,在經過多年的累積刊載,每個月5~7個實例,也成為了臺灣建築重要的資料庫。藉由雜誌側邊所標明的年份月份、各案作品名稱,雜誌在書架上一字陳列時,能快速了解當期的主題及建築案例。
35年來我持續地一邊教書一邊從事建築業務,我也了解不少學生收到了設計課老師的發題之後,會來到圖書館的《建築師》雜誌架前,眼睛快速的掃描書架,搜尋同類型的建築作品,進行初步案例調查。相信許多建築師事務所也是將其當作必要的工具書。
文/張瑪龍(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謝謝為50年付出過的每一個人
閱讀《建築師》雜誌大約是從1981年的夏天開始,由衷感謝四十多年的陪伴。讀到有人能完成自己做不到的事,總是覺得很安心。
記得那歡樂無限的學生歲月,年度最期待的,是雜誌獎評審間的爭執。巨細靡遺的討論紀錄、靈光縫隙間展現多元也透出高度,不只是看見未來,更映射出成就他人的智慧。
在網路膨脹尚未誕生的安靜中,無論身處臺灣哪一個角落,捧起雜誌,對自己的懵懂好像又釋懷了一點;思考無限超越的榜樣,學習體諒、學會感謝,也學習向「不輕言放棄」致敬。
文、圖/黃聲遠(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建築專業面向大眾 作為社會行動與溝通的公共領域
建築師雜誌創立於1975年,為臺灣最早建築報導媒體之一,早於解嚴後1988年報禁正式解除前,就開展的建築專業報導(Reporting)與論述(Journalism)平台,此時期的專業刊物,相當程度上反應了自70年代初以來,臺灣建築專業以美國(1951-1978美援)為核心的西方建築思潮與相關專業訊息接收之成果(註1),也幾乎與《境與象》雜誌(1971-1976)同時,系統性的報導國際建築趨勢新知,形成具議題討論的雜誌原型。而在《建築師》雜誌之前有成大建築系創辦的《今日建築》(1954-1955)、《建築雙月刊》(1962-1968)、中原建築《將作》(1963-2020復刊)則為加強建築專業資訊傳播與交流,為師生自發性參與的一種純學術性刊物、《建築與計畫》(1969-1970)等,可見臺灣建築專業者在60-70年代,雖處社經處境困難時期,積極對於新的建築發展與技術發展上主動行動與交流。
文、圖/何黛雯(中原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學博士、建築師、台灣女建築家學會理事長)
建築年輕世代的時代議題
年輕世代的定義與特質
何謂「年輕」?全球各地的定義多元不一。
若從身體年齡來看,可分為絕對與相對兩種觀點。以絕對年齡來說存在幾種參考依據,如聯合國基於統計所需將青年定義為15-24歲之間,我國「十大傑出青年」20-40歲之間有獲選資格,「ADA新銳建築獎」訂於45歲以下,而筆者認為建築年輕世代大約界定在18-40歲之間,包含了求學到畢業後工作10年左右,然而如考量求學歷程增加及建築實績累積所需時間,或也可擴及49歲亦稱合理。再以相對的觀點來討論何謂「年輕」,則50歲人相對於70歲人仍然年輕。此外,年輕的定義並不僅限於身體年齡,還涉及心理狀態和心智年齡。心智上,某些長者可能比年齡更小的人更為年輕,這使得「年輕」成為一個約略清晰但也相對且模糊的概念。
文/何震寰(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建築改革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