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美學與風向〉
凝聚空間美學的封面設計
淺論《建築師》雜誌近50年封面設計演變
日本設計名家杉浦康平(Kohei Sugiura, 1932∼)從事50年書籍裝幀設計生涯出版了個人經手案例的《疾風迅雷:杉浦康平雜誌設計半個世紀》,他在書中說明投入半個世紀在書刊設計的理念:「雜誌是時令,月月興旋風,季季響驚雷。」也就是他企圖透過每本雜誌的封面設計所帶來的影響,月刊是每月興起旋風讓人為之瘋迷,季刊則是期待每季響起驚雷令人震撼不已,他將書刊雜誌封面設計的理念採取直觀形象的描述,得以窺見杉浦康平能夠成為日本設計巨匠的思想境界之高度。
文/林磐聳(亞洲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講座教授,台灣設計聯盟前理事長)
面向世界的風雨
二十世紀初,中國經濟崛起,一黨專政的問題不是被忽略,就是被樂觀地預測將隨著經濟起飛而改善。全球的建築師事務所在工業化國家所面對的挑戰:後工業社會開發趨緩甚至完全停止、城市面臨極不均衡的資源分配、財團的遊說影響力凌架國土規劃與都市設計等國家政策。但這些對急於尋找委託案的建築師事務所都不成問題,反正轉戰到另一個大市場就可繼續享受成長的獲利。而急於超日趕美的中國,對這些遠來的和尚言聽計從,結果是複製倫敦或洛杉磯等都市幾十年前的開發錯誤,重蹈資源分配不均、空間碎化與都市縉紳化的嚴重後果。
文/吳介禎(本刊編譯)
串聯臺灣DNA的臺灣建築獎
這是一個「國際建築獎」滿天飛的時代,打開建築師/建築事務所的履歷,每個人都拿「國際大獎」拿到手軟。曾在八卦雜誌看到一篇建築師報導,這位建築師宣稱自己是「臺灣得過最多國際建築獎的建築師」,光是一件位於高雄的案子便拿了40幾個「國際大獎」。我記下這位「臺灣之光」的大名,在建築師雜誌的歷屆「臺灣建築獎」名單中查了又查,確定從來沒有出現過。對我來說,沒有拿過臺灣建築獎的臺灣建築師,離「臺灣之光」非常遙遠。建築是本土又在地的事情,就像一棵樹必須牢牢抓住土地,才有可能開出滿樹綠蔭,沒有得到本地的肯定,也不可能站穩國際。
文/陳宛茜(聯合報生活文教中心記者)
從建築師雜誌看建築攝影今昔
攝影之於佈滿文字的平面雜誌,猶如靈魂的窗口,它能滋潤文字,如澆灌荒漠的甘泉,讓版面柔軟飽滿可親易讀,有時一張出色的攝影,勝過千言萬語。建築攝影之於以建築物為主角的《建築師》雜誌,其重要性更不待言。
關於建築攝影,楊仁江建築師曾將之定義為:「所謂建築攝影,就是在良好的天候條件下,利用適當的攝影器材、精湛的攝影技巧,將建築師所精心設計的建築物及其周遭環境,透過攝影者心靈上的共鳴,很適切地將它表現出來的一種攝影手法。」攤開《建築師》雜誌,發現建築攝影在雜誌上的報導,集中在創刊初期的1976年至1996年的20年期間,當時正值建築攝影萌發期,此其時曾在雜誌上舉辦座談會;製作攝影專欄、專輯;並曾連續舉辦三屆建築攝影比賽,密集的做了非常多關於建築攝影概念、器材、技巧的澄清與探討。當中不乏赫赫有名的攝影師如郎靜山、莊明景參與其間。
文/林惠文(本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