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7

「形式的意涵」與「有機成長」

Connotation in Forms and Organic Growth 

/ By Lu, Ching-Wen

 

感謝建築師雜誌願以這麼大的篇幅,報導史博館整建案。這恐怕是雜誌社登載美美的作品與圖片的日常之外,第一次處理具有爭議性的議題。不論結果如何,能促成意見的交流,這行動本身就充滿了「專業性」與「社會性」的意義,值得肯定。個人願在此不揣淺陋,將建築界「隱晦」已久的現象,一次性的說清楚。

個人有關國立歷史博物館整建結果的「評論」,引起這麼大的「反應」,是始料不及的。有朋友笑我捅了馬蜂窩,我苦笑以對;也有朋友在路邊喊住我,給我拍拍肩膀,則讓我銘感在心。對我的「評論」,不論是「毀」還是「譽」,不是重點。我關心的是,「設計」的「多元價值」是不是能被看到;專業者應有的思考高度,能否因為這次的爭議,而被提醒。

對我來說,「評論」的意義不是錦上添花,而在於彰顯不同視角可能提供的面向;「評論」的價值更不是在於支撐被看到的設計理念,而在於激發第三者的思考角度。
設計有許多層次。

一進入建築的大門,老師就會告訴我們:「機能」與「形式」是建築設計的兩個神主牌,不能須臾或忘。在學習建築的初始階段,我們就在「機能」與「形式」之間不斷來回擺盪。年紀稍長,我們開始知道,在可以量化與量度的「機能」與「形式」之外,是有一種無法量化與量度的「意涵(meaning)」必須被照顧到—每個構件、符號與秩序背後都隱含著某種與「意識」相連結的密碼。

文、圖/呂欽文(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