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制震結構對建築設計的影響
Seismic Structure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resistant structure, we learned that steel structures for large spans or high-rise buildings need to install struts between the nodes of columns and beams in order to absorb the deformation or displacement when torn by great forces during earthquakes or storms.
/ By Chiang Chih-Chuan
日本制震結構在1970年代因超高層建築的發達而被重視,一般純鋼結構縱使沒有地震,高寬比在5以上時,只要有強風建築物仍會微微搖擺晃動。雖然不影響安全,心理上仍會不安。因此,導入制震結構縮小搖擺,在1970年代慢慢普及發展。制震結構主要區分為兩大領域:
1.上下樓層節點間明顯變位時,利用制震設備縮小變位量。
2.長週期的超高層建築,在屋頂設置質量體,衰減搖擺的幅度。
制震結構無法獨立形成,必須附庸在耐震結構的架構基礎上,扮演縮小變位量或降低週期的一門輔助的技術。制震比較偏向結構專業,對建築師的建築設計雖有影響但不大。制震不像隔震能夠加大柱跨距、改變空間設計等等優點。本專輯羅列以下各單元,提供建築師對制震結構更多的認知,並在建築設計過程中如需導入制震時,培養對應的技巧。
制震結構的啟蒙
東京第一棟摩天大樓霞關大樓,在1968年竣工啟用。這棟純鋼結構的耐震建築物,寬度42.4m高度147m高寬比為3.5地上總重約6.5萬噸,號稱當時最先進的耐震結構建築物。隔年東京新宿的京王大飯店竣工啟用,寬度25.9m高度170m高寬比為6.6地上總重約4.0萬噸,修長的型態雖然安全上沒有疑慮,但在強風下微小擺動還是影響舒適性。
文、圖/江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