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02

地景、結構與文化的表現力

Landscape and Structure as the Drive of Expressive Culture
/ By Lo Shih-Wei

Award winning projects of this years are more diversified than creative with cultural expressions less than expected. Local architects should position themselves in a broader perspective and dig social issues deeper in order to contemplate upon an more active role of architects.

 

今年很榮幸能參與臺灣建築獎評審活動,有機會參觀了解今年度最優秀的入圍作品,經過熱烈討論過程,選出六件得獎作品,依我個人認為,大致可以依作品表現特色區分成三類,一是強調以地景為導向的三件作品,另一為以結構創意為導向的兩作品,第三則是追求文化表現的故宮南院。以下試從這三面向來分享對今年得獎作品的討論及感想。

地景構築
今年有三件作品較以地景尺度為設計參照系統,它們嘗試在地景構築中揭露出一種新的意義脈絡,以無形的關係系統,在更大的地區範圍發展設計策略,企圖以其設計承載新的地理文化想像。
毓繡美術館:立建築完成的這美術館整體配置像是「管軸概念」的地景化身,參觀動線系統採「一阻二引三通」曲折迴繞方式,選擇「曲徑通幽、迂迴轉折」的小徑圍牆引導模式,動線轉折延展,繞道商品部外圍、駁坎側邊,走上平台,進入美術館主體。 如此曲折引入而結合山林地景,營造出帶有私人味的類公共氛圍,消解了文化機構常有的正式莊嚴的拘束感。

同時,這一引導參觀的動線結構,在建築量體配置與構築形式之間,也造出新境界,參觀人流所經之處隱隱而成游走之「龍」,引出地形地脈裡的龍,它還層層纏繞主館盒子而上,到屋頂上變形而出一龍頭狀多面體,向九九峰致敬,再回首面向館前的烏溪平原遠景。

文/羅時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