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10

東區門戶之空間與產業再結構

台北都會區超大型TOD與都更開發計畫之如何實現

Restructuring Nangang as the Eastern Doorway of Taipei City

The meander cutoff of the Keelung River, the railway undergrounding, the connection of MRT Blue Line and Brown Line, the extension of High-Speed Rail, and the evacuation of heavy industry in order to yield lands since the 1980s have carried out the new urban planning that made a thriving Nangang.
/ By Charles Lin

 

台北「多核心」都市空間結構發展樣態的形成
隨著人口增長以及政治對都市發展的影響,台北市都市擴張的階段,從1960年代至今,先後經歷不同都市策略規劃作用的影響,象徵著都市治理在都市發展歷程所隱含著不同階段都市規劃以及都市計劃方法上的差異。

台北市在1980年代以後的起飛,歸因於整體都市計畫手段應用的重新佈局。早在1970年代的末期台北市已經開始預備新市政中心遷移,以帶動新的副都心結構的建置,因此到了1980年,台北市才能夠順利孕育出「信義副都心」的都市計畫案公佈與實施,接續1990年代期間逐步落實土地開發以及公共基盤設施的建設。回溯信義計劃區的規劃緣由,明顯是為了因應當時台北市已然被捲入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並不單純是市政中心由西移往東側發展的邏輯。

此過程,浮現著台北市西側舊城區的發展密度,終究已呈過度飽和狀態,城市治理上又無法跨越淡水河的縣市分界限制,是故,只能往東擴張都市發展。當時國家也看中了台北的未來發展,必須扮演經濟與國際貿易核心的多重功能與任務,因而加強投資於信義計畫區包含國際世界貿易中心、國際觀光旅館、國際會議中心等建築設施的置入與疊合。

文∕林欽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