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歷史、自然、人性
臺北市「西區門戶計畫」的「城市綠洲」願景
History, Nature, Human: The Westgate Project and Urban Oasis Project in Taipei
Ideas of the projects should be further deliberated, debated and adjusted. There are issues to negotiate and to solv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city government needs to strengthen its communication with the public.
/ By Yu Chao-Ching
2016年2月7日至12日春節的六天年假期間,綑綁了國家古蹟北門38年的忠孝橋引道被拆除了,這個日以繼夜的拆除工程不僅創下了國際的紀錄,更重要的是,北門的再現引起了大家對城市中歷史空間的關注,以及對古蹟保存的意義的討論。同時,「西區門戶計畫」的第一步改造行動就此啟動。
在柯市長上任後不久,就提出臺北2050願景構想,在此架構性的空間發展藍圖中,勾勒了西、東、北三個門戶:以臺北火車站為中心的「西區門戶」;以南港車站四鐵共構站區為核心,結合多項公共建設打造的「東區門戶」;以及結合圓山北區轉運站、北美館、劍潭地區的「北區門戶」。
然而,如果我們從桃園國際機場和基隆國際港所連結的大臺北都會區域的格局來看,整個臺北盆地真正的「西區門戶」應該是在板橋,「北區門戶」應該在關渡,甚至於在淡水。現在所稱的「西區門戶」則為位處盆地中央,在桃園機場捷運通車之後,更是六鐵共構的交通與城市活動的中樞,在功能意義上,應該是大臺北的「中央門戶」。(註1)
歷史背景
在史前時期,臺北盆地原來是個大湖,17世紀的臺北市範圍土地,多數已從湖泊變成平原溼地,漢人移民再開墾成了良田,加上淡水河的水運,就孕育了艋舺、大稻埕的發展,1884年清府興建完成了臺北府城。俗稱的「三市街」就是指艋舺、大稻埕與府城。
文/喻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