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1

社會住宅的前期規劃與後期評估之學術研究整合途徑

 An Integral Path for the Academic Approaches of the Social Housing’s Previous Planning and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 By Tseng Kuang-Tsung

 

這次由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及民間團體(OURs及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共同推動的「社會住宅使用後評估與規劃設計」計畫,邀請了曾經參與社會住宅興辦的公、私部門的專家學者,與入住社會住宅的使用者及管理者,針對社會住宅的規劃設計等面向進行了意見交流,期望相關成果於彙整後所反饋的相關建議,可以作為各方後續推動社會住宅興辦之參考;這類活動在此時間點舉辦極為重要且深具意義。 以「只租不賣」為主的社會住宅,在臺灣乃是從2011年頒布《住宅法》之後才有了正式的法定位階,這時中央及地方政府也才開始主動地興建社會住宅;從時間上來看,臺灣社會住宅的發展歷程很短,至今僅約有10年的時間。 期間為了興辦社會住宅,政府於2011年先提出了「社會住宅短期實施方案」,遴選臺北市及新北市5處基地試辦社會住宅。並於2011年底頒布《住宅法》,在此法令中納入了「社會住宅」專章,並明訂了有關社會住宅的住宅計畫及財務計畫等相關事項,從此社會住宅有了法令的保障,成為政府施政的必要工作。到了2014年再提出了「社會住宅中長期推動方案(103至106年)」,進而於2017年具體提出「社會住宅興辦計畫(106至113年)」,計畫目標以直接興建、包租代管及容積獎勵的方式興辦社會住宅,預計至民國113年達成20萬戶社會住宅的供給量,以協助弱勢族群居住;此即是著名的「8年20萬戶」政策。

文、圖/曾光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