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04

自然建築,一起社會運動、一種陪伴、一份自在的生活

Natural Architecture As A Social Movement, An Accompany and A Solemn Life

Initiated 50 years ago, Natural Building sets out from the reflection upon materialism, mass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consumerism. It is a trend of thinking rather than a new style of building.
/ By Lin Ya-Yin

 

前言
先靜下心,緩下腳步,花一段時間好好地跟業主交朋友、深入地域環境與在地社群、感受手邊的材料,探索可用的工法,從整體外在環境所蘊含的文化與傳統智慧當中汲取養分,然後再輔以現代工程的理性分析與工具效率思考,方能不致偏離自然建築的精神,造出一棟虛有其表而無深度內涵的空殼。

二十多年前,當我發現政府的政策開始容許人民大規模地開發農地與山坡地,我問自己:「我要做甚麼樣的建築」。經過很長的摸索,走過很多路之後,十多年前,我發現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一個名字,叫做自然建築。這些年來我看著農地與山坡地從早期的大規模開發普及為人人可建築利用,今天我問自己的是:「我該不該繼續做建築」,又或是「在今日的臺灣土地上,我該怎麼做自然建築。 」

何謂自然建築?
人類歷史上每個時期,在不同的地方都會發展出最適宜當時當地風土氣候、生活文化、人力與物質條件的工法技術以滿足當代居住需求。

那麼,身處21世紀的我們對空間的真正需求是什麼呢?
先人的風土建築源於其先天環境上的限制,沒有太多選擇餘地。然而今人為何要走回頭路?我想是因為很多人開始發現科技進步與文明發展帶給個人的不見得盡是好處,甚且在個人健康、生活品質與環境品質上,今人尚且比不上古人甚多。

文、圖/林雅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