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8

自然景觀和科技藝術共譜出的新人文地景

《評審感言》From Jurors

A New Humanistic Landscape Woven from Nature and Technological Art
/ By Lin, Chia-Ju

 

未來的樣貌是什麼,而藝術的形狀又是什麼?新竹縣人需要什麼公共空間,而公共建築又該提供什麼生活體驗?這幾個問題,是我擔任新竹縣未來美術館的評審過程中,透過與不同方案的自問自答,不斷在思考的事情。

本案需要考慮的基地條件很多,北側臨水岸,親水空間無疑是景觀策略的重要前導命題。而東側正面對著道路的主入口上有座三福宮土地公廟,是個日常的地方信仰存在。西側背面有個才剛完工不久的新竹縣總圖書館和其預留的地下廣場,成為不可忽視且等待連結的文化軸點,南側地方檢查署巨大量體帶來的大陰影更對配置造成影響。從更大的都市紋理來看,整個公園四周被住宅高樓環繞,必然的俯視角度使得屋頂成為滿足機電設備需求的第五道立面,回應周遭居民對公共設施的全方位美學期待成為必須。

文/林家如(OMA台灣總監、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