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

「臺中市鼓勵宜居建築設施設置及回饋辦法」對於建案競爭力之探討

Exploring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aichung City’s Incentives for Livable Architecture  

Livable architecture will differ in sales prices compared to regular residences, and construction companies need to continuously review and improve livable buildings. Having money doesn’t necessarily guarantee the purchase of houses that are integrated with forests; the aesthetic literacy of the public is also key to sales prices.
/ By Chi, Shu-Neng

 

近年來全球面臨到能源耗盡的問題,有了各種節能減碳的政策或綠色產品的產生。這些代表人類未來生活要走向綠色環境、綠色建築、綠色都市,最終形成綠色地球。依照2015年12月12日聯合國氣候高峰會巴黎協定經過20年的協談已得到世界各國的共識,其目標訂在未來努力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的水準以上低於2℃之內,並要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的水平以上1.5℃之內,同時認識到這將大大減少氣候變化的風險和影響(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巴黎協定,2015)。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所做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統計,建築相關產業平均消耗掉全球40%的能源,每年並排放約36%的二氧化碳,其中住宅類的建築占掉能源消耗比例的三分之一。其中建築物空調與照明耗電占了整棟建築物總耗電量比例達六、七成,而此兩部分的耗電則受建築外殼設計影響顯著。由於建築物外殼的壽命遠大於空調和照明設備,所以設計良好的建築外殼節能設計是節約能源的重點。

臺中市政府於2019年3月訂定「臺中市鼓勵宜居建築設施設置及回饋辦法」。把垂直綠化設施、複層式露台、雙層遮陽牆體、植生牆體及造型遮陽牆板等成為居住環境重要的宜居設施,可望成為居住生活在臺中市的首個宜居標準,陽台自然資源的擁有與外觀綠色環境的營造,正好是能提升理想居住的生活場域,居住在有遮陽、防風防塵的環境對於生活品質也將能有所改善,理想的宜居城市是建築法規所定義的宜居。

文、圖/紀樹能(臺中建築經營協會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