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另眼觀想-鏡頭下的小宇宙
Seeing with another eye – The small universe through the lens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is my tool for observing the environment, space-time, and society. It is also a method for validating life experiences and recording the flow of thoughts through visual storytelling.
/ By Chen, Lian-Chuan
與攝影相遇
我與攝影的接觸始於大學時期,進大學後有了第一台相機(雙眼的),開始了拍照的探索,但當時還是處於無意識的使用狀態。大二由工業工程系轉至建築系,修了一門攝影課,羅聖莊老師教的。自此,開啟了我對攝影認知的第三隻眼,了解到攝影不只是留下影像,而是要說什麼故事。這堂課的衝擊與學習,讓我在攝影拍照時,有了取景落點的選擇概念,美感要求的自然慣性就不用說了。大學畢業、當兵、出國留學、回到臺灣已是1992年,這些年拍照還是使用膠卷,因此照片數量有限,其中有許多還是幻燈片。到了2000年,數位相機被大量使用,影像記錄開始在生活中有了重要的佔比。Facebook(FB)於2008年在臺灣開始啟用,讓影像與生活結合,成為密不可分的異次元世界,加上智慧手機的出現(2010年),具有影像傳輸功能的手機,立即演變成為這個世代視覺溝通的主要管道。第一次使用FB上傳照片是在2013年6月15日,那是一張桃園火車站的告示牌,用各種語言寫著「旅客請勿跨越軌道」,照片下標⋯「在台鐵月台看到臺灣的國際性」。我是個不善書寫與言語的人,想記錄看到的環境與事物,其實一個影像和簡短的標註,已足夠記錄我當下的思緒與想法。利用FB作為記錄生活觀想的筆記,從此成為生活的習慣,就此踏上了攝影生活的岔路。
文、攝影/陳良全(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