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
大阪萬國博覽會的光與影 建築家的夢想與責任
《論述 Discourse》
The Light and Shadows of the Osaka World Expo: The Architects’ Dreams and Responsibilities
/ By Ko, Sheng-Chieh
Even the waves brushing the Suminoe shore come and go – yet why in dreams must we hide our longing paths from each other’s gaze? Fujiwara no Toshiyuki
歌人藤原敏行朝臣望著住吉海岸,詠嘆著無法相見的愛人。1,200年後,藤原愛慕的人可能從未出現,但同一個海岸的不遠處則出現了乘載許多人野望的土地,「夢洲」。
恰如其名,夢洲乘載著大阪維新會及藤本壯介的美夢。夢洲的一切,從1977年開始。當時的大阪市為解決大阪灣淤積土、工程廢棄土方及一般垃圾廢棄物處理問題而取得離岸掩埋許可,這也是夢洲造島的起點;1988年大阪灣岸開發計畫的推動,夢洲被規劃為供6萬人居住的衛星城市,但計畫因泡沫經濟崩壞而無疾而終。之後,在大阪市的申奧計畫中夢洲被規劃為選手村,也因落選而告終。最後,因夢舞大橋的落成、貨櫃碼頭的啟用及夢咲隧道的開通,夢洲東側逐漸成為物流集散空間,但全島多數土地始終處於荒廢狀態。命運多舛的夢洲始終帶著大阪因產業發展而造成環境壞的負面形象,漂浮在海上。然而過去的一切,皆因2014年橋下徹以87.5%壓倒性的選票比例連任大阪市長而帶來轉變。
文/郭聖傑(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附圖:安藤忠雄提案的競技場(出處:OLYMPIAN 2009,財團法人オリンピック委員会,2009,頁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