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0

建築攝影 / 攝影建築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 Photographic Architecture

Prof. Yuan Wei-Ming presents his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journey through three sets of works. Starting with professional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he gradually shifted toward expressing the poetic essence of architecture. Eventually, he reversed the roles, using architecture to convey the philosophy of photography. His published collections include 《Capturing the Aura of Spaces》and《The Dialogue of Silence》.

/ By Yuan, Wei-ming

 

建築攝影,是以建築為主題的攝影;攝影建築,是藉助建築來表達某種理念的攝影。從字面上來看,這兩個名詞也許應該調過來用。現實中,只存在第一個名詞,第二個名詞是我的杜撰,只是方便用來區分我兩種對「建築」和「攝影」之間關係的態度。我對這兩種攝影都算深入,不過兩者間的區分不是那麼截然,對我來講,這兩種概念有如光譜的兩端,中間是連通的。

我對建築攝影深入,是因為我是專業的建築攝影師,我提供服務,並收取費用。我從美國聖路易市的華盛頓大學建築研究所取得建築碩士學位後,在當地的建築師事務所工作了六年,回到臺灣又工作一年,就到東海大學建築系任教,而幾乎同時,也開始拍專業建築攝影,時間約在1983年。一開始是用小相機幫朋友拍些他們的案子,後來有更多人來找,可能是因為我兼備建築和攝影的專長,就「下海」了,這是朋友間的戲謔,聽在耳裡彷彿是要下去淌渾水。

當時的臺灣專業建築攝影界,運作方式是追隨西方建築攝影發展史的其中一種模式。這種模式的性質,在學理上定義為「證明身份地位的紀錄」。完美的攝影紀錄是客戶身份地位的證明文件,客戶可能是建築師,機構,公關或出版業者,室內設計業也屬於這領域。執行拍攝的攝影師須受過嚴謹的專業訓練,暸解必須遵守的攝影紀律,才能確立他的地位,有資格接受專案委託。在拍攝任務中,攝影師任何個人的創意都不被允許,他的服務純粹是技術性的。

文、攝影/阮偉明(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