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7

建築是空間、結構、構造、材料的統合過程 以「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礁溪教會」為例

 A Process of Integrating Space, Structure, Tectonics and Materials Jiao-Xi Taiwan Presbyterian Church
/ By Wei-Li Liao

 

【立建築工作所】

建築是一種尋找關係的過程 – 在我的思維系統裡,十分著重與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等系統的「耦合」,尋找「耦合」關係的過程中,形成對設計關照的廣度與深度,尋找關係的過程是一種可辯駁的反覆練習,是一種對於自然、人為活動與建築的回應,因應不同的基地、不同的內容、不同的活動需求,追求建築「真實」的可能性。思想與形式必須相互貫通,形式才能成為建築師意志力的貫徹,形式背後必須隱藏意義,建築才能與環境的真實對話。自然、建築與人的關係必須深刻反應在機能、結構、構造與材料的應用上,一如工具與文明交互影響、來回擺盪。沒有技術的實踐,建築無法具體成形,建築設計需要概念,營建技術的前進也是從概念開始,前進的過程中,不僅解決功能性的問題,同時產生新的建築形式,如此在概念與現場來回影響,方能使建築逐步累積往前邁進。 「建築師」一詞的定位始於文藝復興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紙上作業與工地現場的關係,為14世紀的西方建築帶來奔馳想像的自由及技術研發的創新。工匠在紙上繪製草圖,施工現場為了成就作品,發明新的營建工法或建築技術,時至今日,即便是工業革命之後,大部分的建築作品源頭仍舊是建築師的手稿——「SKETCH」,一種不確定的力量,從繪製手稿到現場被真實化,設計轉換到營建的過程中有很多環節,首先手稿被轉化成設計圖跟模型,然後具體化成工程圖面,再被轉換成施作的工法,到了現場還必須因應現場條件回饋應變現場狀況,大家共同追求的畫面是建築最原初的想像。從草圖到構築的現場,事務所一直秉持著「事務所是工地,工地也是事務所,施工是設計力的延伸與實踐」。

文/廖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