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9

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從設計到創作,從方案到作品

 

我相信「建築,從來不是目的」,而我也以為「建築,就是建築它本身!」。這兩種概念看起來互為矛盾,但我是這麼想的,畢業設計正是從「建築,從來不是建築的目的」到「建築,除了建築,無他」的一次的更接近建築本質性思考的機會,在建築學院的低中年級學習「建築怎麼做?」之後,還能面對建築是什麼?為什麼要建築?的專業者。

有別於業界的建築設計提案多來自於業主的委託,設計者是執行業主自由意志的他者,但畢業設計賦予設計者具有自由意志對建築是什麼?為何建造?如何建造?進行思考和表述。

對於四年制的臺北科技大學學生,在15歲的矇懂歲月便被訓練成技職體系的體質,在極端壓縮的四年制建築設計教育過程,我認為畢業設計如果還有存在的理由,那便是讓學生透過多年來的建築正規教育,有機會作為一個獨立個體以建築的方法去思考自我對於專業的看法,對於為什麼需要建築具有洞察事物的能力,對於建築應該是什麼具有想像的能力,而對於建築怎麼做具有創造的能力!

對我而言,如果教育對學生具有定向的意義,畢業設計,是讓學生透過這一年,因為重新認識自己,找到新的建築座標,讓建築獲得釋放而具有指向未來的一次發聲!

文/林靜娟(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