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9
09
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探索空間感知與永續未來
在建築教育體系中,畢業設計常被視為學生綜合其設計訓練與社會觀察能力的重要成果展示。2025年,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學生以兩件作品,分別從兒童藝術教育與環境永續出發,嘗試透過空間設計探索建築與社會、自然間的多重關係,呈現當代建築教育中設計思維與議題關注的多樣性。
四度空間下的美術館
以身體感知重構學習場域
此作品聚焦於兒童藝術教育,重新思考美術館空間的構成與機能。設計以兒童的身體經驗為出發點,引入時間性與動態感知的維度,建構出所謂的「四度空間」。空間內的樓梯、光影與展品之間的留白皆被賦予探索與參與的潛能,使展覽空間不再僅為靜態的觀看場域,而成為具開放性與互動性的教育空間。
藻能共生
能源系統與建築空間的整合應用
另一件作品「藻能共生」聚焦於氣候變遷與再生能源議題,探討微藻技術在建築領域的整合應用可能性。微藻具備高效的光合作用能力與碳吸收特性,已在產業中被視為潛力綠能技術。設計者以建築為載體,嘗試將微藻系統導入公共空間,發展一座結合能源生產、科學教育與民眾參與機能的複合建築。
文/楊馥妃(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專案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