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02

那有機的、非正式的、隆重的、浪漫的真實

The Organic, Informal, Solemn and Romantic Reality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we’ve seen Taiwanese architecture presenting an organic, informal and mosaic reality under the canopy in the changing climate and geographic conditions of this island.
/By Kung,Shu-Chung

 

「他以『大棚子』作為介入地方性營造的基本型式(prototype),來自於台灣環境中隨處可見的遮蔽性元素,為可進可守的半開放架構,對於世紀轉接時期台灣城鄉公共空間的建構,以似曾相識的姿勢,接引到社會轉型所需要的非僅是觀看、而更要走進入的公共參與空間。」
—東海大學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 羅時瑋院長,「強構築的意向性」評台灣邱文傑建築師作品。

藉以羅時瑋先生如此的觀察與論述,我們也可以轉望凝視台灣45-55歲的青年建築師們,在面對這二十幾年來台灣的社會脈動與政治轉變,無論在城鄉空間地景上、本土構築形式上或是社會公共參與上,的確都共同面對和尋找所謂「台灣性」,而在台灣這個獨特而開放的「大棚子」之下,呈現出了一系列自在多樣、有機躍動、馬賽克般非正式之微弱先聲,來作為地方性營造的前進基調-他們不僅企圖在作品當中顯露出一種屬於台灣文化與構築的在地之熟悉感、另一方面也追尋著一種豐富多語、隆重隨性的生活場景。

「台灣性」的在地追尋
我認為今年「臺灣建築獎」獲獎的四件作品,無論是大藏-甘銘源+李綠枝、大元、餘弦-楊家凱、或者是禾磊-梁豫漳、蔡大仁和吳明杰等-他們也都企圖以清晰的構築形式,來面對台灣建築的地域性格與城鄉地景;尤其在其建築論述與語言形式上,也各自明白地表露其不同的價值和原則。從這四個作品中,也讓我們看到台灣當代建築在這二十幾年來,所謂建築的社會和美學價值,一方面似乎有了更明確向前躍進的可能,而另一方面在青年一代也在此看到了大膽地轉向!

文/龔書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