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關於
  • 各期雜誌
    • 各期雜誌檢索
    • 住宅
    • 商業
    • 公共
    • 學校
    • 景觀
  • 臺灣建築獎
    • 歷屆得獎
    • 媒體迴響
    • 甄選須知
  • 展演新聞
    • 新聞
    • 展演
  • 建材資訊
  • 連絡
  • 出版品
當期

2021
03

No.555

  • 首頁
  • 首頁
  • 關於
  • 各期雜誌
    • 各期雜誌檢索
    • 住宅
    • 商業
    • 公共
    • 學校
    • 景觀
  • 臺灣建築獎
    • 歷屆得獎
    • 媒體迴響
    • 甄選須知
  • 展演新聞
    • 新聞
    • 展演
  • 建材資訊
  • 連絡
  • 出版品


前期資料陸續建置中,請至前一版網站查詢

2021
03

作品

裕盛裕森林 / 46 龍寶四季臻邸 / 52 順和光景 / 58 璞園貴象 / 64 新竹東門圓環環境改善工程 / 70

《建築相對論》

構造技術物的永恆:Spolia的當代演繹 關於部件化構築的建造創新與永續設計 / 107

《書訊》

建築的來生 評《末年:戰後台灣現代建築與移植現代性》一書 / 118

隔音建材

樓板衝擊音隔音之實踐對策 / 80 樓板衝擊音隔音材料認可現況 / 84 隔音建材耐久及維護 / 89 《工法與材料》 / 90 潤泰地坪隔音材料及工法介紹 / 104
2021
02

作品

山屋‧芝山 / 38 馬禮遜美國學校新北校區 / 44 關埔國小‧第一期 / 50 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 / 56 新北市淡水區義山市民活動中心 / 62

臺灣建築獎

自然串流的學校 / 70 一個平順的都市建築 / 72 城市裡的動物園 / 75 臺灣「社會住宅」的省思 / 76 都市鍊金術 / 78 此地何時 —「時間場所」、「社會鏈結」與「設計改變」 / 79 透過臺灣建築獎的三點建築觀察 / 80 建築是個動詞 / 82 越過另一個山丘 / 83 建築的影響力—社會演化的觸媒 / 84 2020臺灣建築獎評選會議實錄 / 85

《建築相對論》

與它者共構 邊陲與中心、自然文化、反思建築的疆界 / 102

《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

黃聲遠 / 97

《健康建築》

黃琮李院健康好宅設計理論與實踐 / 114
2021
01

作品

嘉義市立美術館 / 44 臺南市美術館二館 / 52 臺南市美術館一館 / 60 豐泰文教綠園區 / 66 西拉雅官田遊客中心 / 72

VR與建築

VR虛擬實境導論與跨越 / 82 虛擬實境在建築與房地產業的應用 — 過去、現在、未來 / 86 虛擬環境裡的價值 / 92 自由式 大眾媒體中的建築冒險 / 96 合作式的設計工具-Arkio Johan Hanegraaf 訪談 / 100 運用沉浸式媒體技術「重構」時間與空間 / 102 從實務需求到現場運用 衛武資訊VR運用分享 / 107 建築產業的VR運用策略及導入經驗 從BIM導入到VR的優勢分享 / 112

《評論》

「梅澤捨次郎」的再生 評嘉義市立美術館 / 78

年份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海島
漢宗
聯絡我們|© 2015 建築師雜誌社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site by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