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0

王大閎建築的文資價值與歷史意義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Cultural Value of Wang Da -Hung’s Architecture
/ By M. S. Shyu

 

2006年10月台中文化資產局舉辦的「久違了,王大閎先生!」特展是整個王大閎研究的重要啟動點,當然1995年已有蕭梅教授為王先生初步整理並出版的《王大閎作品集》,也有東海大學辦的王大閎研討會。2013年更啟動了王大閎來台的第一座自宅的重建工作,並於2017年完工捐贈給臺北市政府。隨後深深感受到王大閎的建築未受到妥善對待,因此同年提出第一波文資名冊25棟,在與郭肇立、王俊雄兩位老師確認名單後,並在當時擔任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夏鑄九老師的支持下,由Ours作為提報單位,個人則是實際出席現勘並說明的人,共分八次現勘,歷時兩年多才全數現勘完成,大概也創下了同一位建築師建築提報文資的數量。以下先羅列當年提報的25棟一覽表,隨後會說明此次提報整個現勘與審議狀況,並描述王大閎這批代表性建築在台灣光復後建築史裡的重要地位。

目前除張宅列為古蹟外,鴻霖大廈,很遺憾未獲委員青睞,在現勘後就有兩位委員未支持,其他二十三棟則列冊追蹤。在我們提報這25棟前,東吳大學也自行提報位於外雙溪校本部後山的王寵惠墓園(王大閎,1958),並很快地經過大會複審,被指定為古蹟。校方最近正在研議,將同樣是王大閎設計的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大門、校標提報為文化資產。

文/徐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