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03

寶藏巖非正式聚落保存歷程回顧

Looking Back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Treasure Hill via An Unofficial Approach

The key factors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Treasure Hill include how the authorities implement a plan to bring back former residents, especially those in need, under an impartial mechanism that is able to cope with the timeline of their occupancy.
/ By Lin Fang-Cheng, John K.C. Liu

 

寶藏巖聚落保存推動迄今已將近15年,即使從當前的行政體制回顧,仍是相當困難的任務。這裡曾是違建社區,是台北城市空間現代化過程中被排除的邊緣地景,在主流社會價值中從來都不是可反映歷史風貌或地域特色的「正式聚落」。這裡的房子沒有特殊的形式,只是簡單的材料,能住就好,違建社區如何變成合法聚落,是艱鉅的歷程,從這角度來看,寶藏巖聚落保存是台北城市保存歷史發展軌跡的重要里程碑。

寶藏巖聚落是一段台北發展歷史的軌跡
違建社區曾是1950年代大量移民湧入台北、快速都市化過程中,無法在國家與民間住宅市場獲得服務的底層市民自求多福的手段。寶藏巖聚落由於軍事營區限建,除最早6戶於日治時期和戰後初期因寄宿於寶藏巖寺以及在新店溪當渡船工而定居,直至1960年代自營區娶妻退伍榮民才逐漸在小觀音山就近取材、自力營造棲身處。1970年代隨著更大量的移工、退伍同僚、台大與師大學生租屋需求,豬寮與菜園改建房舍,以微薄租金改善生活,新店溪畔至山頭間迅速從數十戶蔓延至將近200戶。

由於地緣關係,新店溪與小觀音山將高低錯落的房舍包被在公館之外,只能從福和橋上一窺全貌。除老兵與本省籍家庭,大陸與東南亞新住民更佔相當的比例,底層居民在有限的溪畔山坡地上生活,縱橫交織的公共廊道與家戶延伸平台支持著社區網絡與鄰里關係,相依互助卻也衝突不斷,展現出臺灣社會最基層、粗曠的生活感,與常被比擬的「九份」或「香港九龍調景嶺」不盡相同。

文、圖/林芳正、劉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