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02

建築師的探望與作為

2017臺灣建築獎之評審註記

Architects’ Outlooks and Acts-Notes on the Review for Taiwan Architecture Award 2017

From these excellent submissions, we noticed that architects of all generations are responding issues of different places with broad and deep perspective in order to find out more possibilities for Taiwan.
/By Liou Shuenn-Ren

 

建築師的作品反映了他/她(們)的視野與觀看的方向。庫哈斯(Rem Koolhaas)在2016年美國建築師大會中提及建築可能是最後一個保有古老記憶的專業(Profession),當代建築就如同芭蕾舞的拉伸動作,一隻腳踏在3000年前的世界,另一隻腳踏在21世紀。確實,在時間軸上,建築師有兩端展望的方向,一端是「過去」,一端是「未來」。望向「過去」端的建築師向傳統文化與工藝學習、用磚砌牆用木竹搭建,望向「未來」端的建築師挑戰數位製造的極限,探索人工智慧帶動的都市與生活的巨大變革。對臺灣建築師而言,似乎還有一個關於地理的軸向需要探望,軸向的一端是「國際」,另一端是「本土」。考古學者劉益昌呼籲重新審視臺灣的地理位置與國際連結,對一個自然資源匱乏的海島國家而言,海洋不應該是阻絕而是道路,海洋可以觸及之處都是臺灣可以到達的地方。與臺灣土地面積相當但人口僅及3/4的荷蘭是最好的對照。過去20多年來荷蘭建築師善用其「本土」務實的「商業主義」(Commercialism)與「人工化」(Artificialization)技能,適時回應全球化迫切的市場需求,將荷蘭建築的影響力擴及到世界各地。

文/劉舜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