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1

從社宅的儲藏空間談起

From the Storage Space of Social Housing 

/ By Liao, Huey-Yann

「安居樂業」是多數人的期望,擁有一個安全、可遮風避雨的住宅是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在以往興建住宅多由個人自行或協力、或主導,因此能確實掌握符合使用需求。惟自工業革命專業分工後,興建販售住宅建築已經獨立成另一種專業,多數人沒有機會興建自己的房子,而必須在住宅市場中取得,往往因此造成購買的住宅不符使用需求,必須拆除隔間或進行二次施工;另外,隨著工商發展資本集中,也造成人口向都市集中且貧富差距擴大,有限土地限制住宅的興建發展,加上資源分配不均,導致許多中低收入戶、弱勢族群等面臨「城市居,大不易」的困境,所以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出租式的社會住宅(以下簡稱社宅),以協助解決居住問題,這些出租社宅因為無法如自有住宅做大幅度調整,因此預先考慮容納各種不同需求達到最大的可能性,變成極大的挑戰,建築是否可像「生物」一般,在原本的涵構下,配合使用需求變形。 記得大學剛畢業時曾服務於台北市政府國民住宅處,參與國民住宅(以下簡稱國宅)的規劃設計,當時對於國宅的的認知就是提供給中低收入戶居住,面積是16坪、20坪、24坪,各需要幾個房間及浴廁,且居室空間、浴廁及樓梯空間都需自然通風採光等,因此發展出所謂的風車型、工字型平面等,坦白說,當時對於使用者的居住需求完全不了解,所以住戶入住後可看到各種形形色色的擴充與改變,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原來規劃作為客廳、餐廳甚至臥室的空間多數堆滿雜物,發現規劃時並未考慮儲藏需求,而這些住戶多數特別惜物喜歡保留及收藏各種東西,原來儲藏空間是個關鍵問題。

文、圖/廖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