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10

文化場館即文化事業-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的省思與呼籲

Cultural Buildings as Cultural Business—Discussions of Architect Cheng Mei & Prof. Kuo Chao-Lee

Weiyuying is large and has the position to gather positive elements from all and for all.
Compiler / By Arwin Lin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在2006年舉辦國際競圖,當時文建會邀請七位國內外評審進行評選,包括:美國華裔舞台設計家李名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院長Adele Naude Santos、瑞士蘇黎世大學教授Philp Ursprung、國內建築師陳邁、郭肇立老師、漢寶德先生、資深策展人許博允等人,為此我們邀請陳邁先生和郭肇立老師進行對談,談談國際比圖的效益與值得改善的地方。

陳邁
衛武營國際競圖當初吸引很多國際知名事務所參加,其中不乏多位普立茲克獎的得主共襄盛舉,此案荷蘭建築師的勝出在過程中並無特別爭議而今天呈現的結果卻是經過冗長歲月與艱辛的轉折而成。國際上也有一些劇場完工後,歷經多年的修改使它更臻完善,尤其如雪梨歌劇院為例,亦是歷經千辛萬苦、長期程的磨合才完工,衛武營這個複雜而重大的工程完成,的確有很多值得表揚的事蹟,但為了未來類似案例避免重覆的錯誤也有需要檢討的部份,尤其很多不正確的觀念應作修正才能使台灣更進步。

在評審方面,像這種複雜且專門的案子採取國際比圖,評審委員各有其特殊的專長,不可能全能,而且在極短時間內要作決定確實不得不慎,評審來自四面八方,各人有各人的地位和看法,誰也不能影響誰。評審可能只有常識性的認知,但細部則不可能在競圖階段決定,一般都是以建築師的潛能(Potential)或曾有的經歷,評估其是否有能力幫業主實現為取捨。

對談/陳邁vs 郭肇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