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05

清水混凝土的人文風景

Humanistic Landscape of Concrete Slabs

The making of concrete slabs in Taiwan has matured and become more common, it is a progress in construction. Hopefully it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local Taiwanese architecture.
/ By Chang Jin-Yao

 

現代建築有三大元素:混凝土、鋼材和玻璃。其中混凝土與鋼材做為結構材,玻璃做為包覆材,衍生了跳脫古典型式的多樣建築面貌,也產生了新的建築美學論述。在擺脫古典建築的過程中,拋棄沉重的牆體與繁複的裝飾之後,直接要面對的就是露出來的赤裸裸結構體。從路斯(Adolf Loos 1870-1933)宣告裝飾就是罪惡開始,現代建築的造型表現可以被概括成兩個主要路線,一個是柯比意(Le Corbusier 1887-1965)的清水混凝土,一個是密斯(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鋼材與玻璃。柯比意和密斯所要追求與創立的新建築美學,考量的價值核心是建築的主體性與純粹性,回到空間的原型與本質,並企圖跨越文化與地域的籓籬,讓這新建築運動得到普世的認同。有趣的是柯比意的混凝土在應用上的門檻較低,遂成了大眾的、平民的建材,而技術門檻較高的鋼材與玻璃,則在高科技建築與當代摩天大樓才看得到它的風行。台灣,如同其它第三世界國家一樣,無疑地較能接受的是混凝土—一個土水師(台語)就能駕輕就熟的工法。

儘管柯比意的廊香教堂、坎德拉(Felix Candela 1910-1997)的薄殼餐廳、沙里南(Eero Saarinen 1910-1961)的TWA航廈等現代建築的經典作品為我們展現了混凝土的可塑性與雕塑性,然而它的平民、低技術性格在二戰後發揮了極高的效益,因而也被貼上了廉價、粗俗的標籤。混凝土在台灣是首選的建築材料與工法,其原因也是台灣相對廉價的工班和現場澆灌「粗模」的作業習慣,讓這個工業一直停留在勞力密集、不精準、強力外飾材包裝的環境中。

文/張景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