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6

美援勞工住宅方案 最小限住宅的設計嘗試

Residential Design During the US Aid Period – Experiment of Minimum Houses

How to design minimum houses has been a challenge since the 1920s. The residences for laborers during the US-Aid period by three architects have embodied their thoughts upon living. The set standards for self-building houses.
/ By Shen Meng-Ying

 

一場風災,吹起美援顧問對工人住所的注意,在美援顧問眼中這些工人居住之日式房屋,不僅不耐氣候(颱風)與地震、簡陋破舊,還多人雜居於極小空間內,生活非常艱苦,應優先處理。聯防台灣、力求最短時間內「安定」各階層人民生活的目標,讓美援顧問優先選擇收入最為低微、生活最為艱困之勞動群體─碼頭、礦場與鹽場工人作為住宅救助對象。雖然美援介入碼頭工人住宅興建是歷史的偶然,但不是沒有意圖,改善最為弱勢的工人生活處境,能讓台灣民眾實質感受美援帶來的益處,進而支持美軍各項防禦行動。 自臺灣檔案局典藏機關檔案可知「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曾於1956年分配兩棟共十戶的美援勞工住宅建屋貸款。基地位址在高雄過田子附近,原為台灣糖業公司儲運所的土地。當時勞工住宅貸款運作方式,是由公司或公會提供基地,自行聘請建築師規劃房屋設計,或是選用行政院國民住宅委員會提供勞工住宅方案,興建完工後售予工人。

文/沈孟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