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05

不只是車站 從《捷運車站》發現《文化之窗》

MRT Stations as the Gateways to Local Culture

Urban development decided by the allocation of MRT stations allows us to accentuate local character,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and facilitate interactions.
/ By Su ,Chung-Wei

 

看見城市之光
「即使是最完美的複製也總是少了一樣東西,那就是藝術作品的『此時此地』,這獨一的存在,決定了它的歷史。」
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
《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德國哲學家瓦爾特.本雅明認為在機械複製時代來臨之後,藝術作品在工業技術的推波助瀾之下,得以複製呈現,豐富了藝術本身的多元價值,但即便是如此,「此時此地」的獨一性,卻是無法複製呈現。我認為這裡所說的「此時此地」,可解釋「活在當下的時空涵構」,任何建築作品都有其「當下」的文化背景與基地條件,因為這些原因,造就了建築在時空中無可取代的角色。

同樣的,論及台灣城市大眾運輸的時空角色,從最早的腳踏車、到機車,至雙北之間橋樑引道上「機車瀑布」的景象,皆是一種個人化的大眾運輸系統,上下班期間台北機車集體移動的景象對我們是種難以避免的無奈,卻是外國人眼中的都會特有景觀,帶來充沛的能量,在城市變遷的歷史中具有無可取代的意義。

隨著大眾捷運系統建設連結城市中的不同空間,捷運車站在這特有的時空節點,透過出入口與動線規劃、導入活動,結合地方文化與資源,城市運輸系統中每一個站體,都是獨一無二、無法複製,並且深入使用者的生活領域,經由「此時此地」的空間特質與周圍環境及使用者結合。由北到南,捷運車站不僅融入了蛻變中的台灣城市風貌,更成為人與都市的互動媒介,串連生活與空間,成為生活與文化的展示窗口。

文、圖/蘇重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