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02

建築的本來面目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Architecture

The architecture of Dharma Drum Mountain is to simulate the harmonious organism of nature.
/ By Liu Chung-Hao

 

本案榮獲「臺灣建築獎」對許多人來說是深具意義的,因為能完成本案是許多人經年累月不斷努力所成就的作品,感動人心的不只是建築空間的創作,更是體現一個眾志成城的最好案例。

法鼓文理學院一期工程終於2015年完工。興學創校是聖嚴師父的終身志業,本案於1989年法鼓山取得土地拼湊完成完整校地時啟動,本所於1998年競圖贏得規劃設計權;從此與法鼓金山的這片土地結緣。經歷17個年頭先後完成開發計畫、環評、水保、雜項工程及山坡地建築等,業主、建築師、營造等團隊按部就班,以最尊重這片土地的方式完成,這一切來自相信聖嚴師父辦校的期許:「希望我們是一個發亮的光源體,是一處善良動能的發源地,可為我們的社會培育出更多淨化人心的發酵種籽。」

在這樣廣大及美好的自然山林坡地上,聖嚴法師的遠見與指示:「保持建築地的原貌,不可移山填壑」;「本來面目-法鼓山的建築,要像是從大地生長的有機體,與大自然融諧無礙」;及「歲月的古感-建材雖是時新的,卻能表現一種歲月的古感,使得建築物落成之初,就像是已經有人住過的老房子一般,不至顯得新穎、突兀;而且過了數十年之後,依然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文/劉仲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