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02

新與舊的間隙或時間的詮釋

Interpreting Time: In-Between the New and Old

To designers, the best time ends when the drawings are done, followed by repeating arguments, disagreements and adjustments. They are the most wonderful tests of time.
/ By Lin Sheng-Feng, Su Fu-Yuan

 

實踐大學民生學院教學大樓原建築為五十年之三層樓之鋼筋混凝土樑柱系統、屋頂木構造山形桁架、南側設置廊道之傳統校舍建築。為實踐大學當年創校之第一棟建築。學務大樓原建築為四十年之四層樓之鋼筋混凝土樑柱系統、屋頂拱形力霸鋼架系統之校舍建築。曾為體育館、圖書館等,經多次機能變更之增改建。原建築之狀況與問題包括了:建築耐震強度不足及不均勻沉陷傾斜;空間機能、配置及動線關係,歷經多次變更,關係紊亂,無法因應未來規劃調整後之使用需求;空調、機電、給排水等系統、通風、採光之考量不足;建築形式語彙、材料構造、空間關係等與校園整體系統關係欠缺整合與回應等。

民生學院教學大樓整體更新,建築結構補強依空間機能配置關係及秩序,設置剪力牆與微型樁基礎方式進行。除形成建築空間秩序之自明性及整體比例及尺度之恰當,並有效達到建築南北向之大量採光及空間視覺關係之通透性。建築材料構造採適合臺灣氣候及環境條件之傳統斬石子及局部清水混凝土工法,搭配耐候鋼材細部。由原建築立面之傳統預鑄水泥花窗語彙轉化,以鑄造之鋁材單元系統完成之漏窗外牆,以及切削變化之廊道柱列,除形塑建築重要之公共空間,並成為建築整體之重要語彙。

學務大樓之更新,結構補強,依其原結構之秩序關係與更新後行政辦公之機能空間需求與配置,採十字型之內部局擴柱及翼牆、剪力牆設置方式進行。

文/林聖峰、蘇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