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2

校園是綠建築的夢田

Campuses as the Dreamland for Green Architecture

From coastline to high mountains, each town or community has a school that contains dreams can’t be fulfilled at home. Many people spend their childhood here, and have their dreams come true here.
/ By Liu, Mu-Hsien

 

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這一場天搖地動改變了我的職業生涯,開始全心投入新校園運動,往後十幾年來事務所一直以學校設計為主。一路走來,從建築規劃設計者的角度出發,再回到使用者、甚至觀察、評論者的角度,檢視這些設計,有哪些值得再檢討、再改進學校使用的反應與建築界的意見,優點我們繼續保留,缺點想辦法在下一個案子改善。

這十幾年間與教育界有深刻的對話,讓我體驗到校園扮演著比我們想像還要多的角色。因而,將16個學校建築作品集結成《學校夢田》一書,包括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從空間情境教育、學校與社區的互動、永續綠建築、地方文化環境等角度探討學校議題,本篇僅就校園綠建築論述如下。

校園原型:大樹下的情境教育建築家路康對於校園的起源,有一段精彩的描述,路康說:「學校從一棵大樹下兩個人的交談開始」。講者不覺得自已為師,聽者不認為自已是弟子或學生,其中一人覺得講者的見解很好,回家帶他的小孩來聽,他的小孩聽得有趣,又找他的玩伴來學,於是大家就在樹下分享彼此的心得。由此可見大樹下的經驗分享,可說是一個學校的原型,也是我們常講的情境教育。

在校園規劃設計中,生態池、教學農園、戶外劇場、資源回收場、落葉堆肥場、遊戲迴廊都是設計的元素,構成校園的教育與情境氛圍。

文、圖/劉木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