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1

渴望未來

Longing for the Future 
/ By Wang, Chun-Hsiung

 

兒童未來館的評審工作,是我參與過的評審中最艱難的一次。籌備處對於評審過程和方式的安排,非常熟練和有組織性,照理說應該是很愉悅的評審,然而卻不然。困難之一是書面文件內容的龐大和多樣,而且每個團隊都有不同的切入點,必須花很多時間前後對照閱讀,才能掌握住一個團隊想要表達的內容和思考,而共有九個團隊參與競圖,閱讀和瞭解各團隊的服務建議書必須花上許多時間。困難之二,是兒童未來館這個命題的飄忽,而這也導致很難在同一標準上去比較各團隊的優劣。我曾經參觀過國外幾家兒童博物館和科學教育中心,也對近年來士林科教館的積極改造有一定理解,但兒童未來館究竟並非只是兒童博物館或科學教育中心,也沒有看過規模如此巨大的兒童教育設施,因為一般而言,兒童教育設施通常都規模無需過大,但要求分散到地方上去設置,目的是為了讓兒童容易接近,增高兒童教育設施的近用性。還好評審安排上,初選極有彈性,並未限制入圍的家數,因此可以有較充裕的空間去考慮,如何在非單一標準上去排除可能較不適宜的團隊。而在決選階段,因為籌備處安排讓入圍的六家團隊都有充裕的簡報時間和問答時間,許多閱讀服務建議書時的困惑,常常能迎刃而解,所以掌握團隊的設計內容及其精妙之處,較不是問題。然而,究竟兒童未來館所指為何,其定位是什麼,以及對於兒童教育設施來說,在單一地點上建設世所少見的巨大規模,等等這些難以釐清的問題,以及所可能衍生的日後諸多問題,仍然成為評審會議中的難題。如今,縱使評審結果已經出爐,但並不意味著這些難題獲得解決,仍有待再投入更多智慧和努力來進行處理。

文/王俊雄(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